老牌公募金鷹基金四面楚歌
摘要:原標題:老牌公募金鷹基金四面楚歌 在監管層對基金子公司著手大力整頓的當口,還未從踩雷河北融投事件中緩過來的金鷹基金子公司,最近又曝出旗下“前海金鷹·
在監管層對基金子公司著手大力整頓的當口,還未從踩雷河北融投事件中緩過來的金鷹基金子公司,最近又曝出旗下“前海金鷹·寶馬5S店”系列專戶也出現違約,而除了子公司麻煩不斷外,金鷹基金這家成立13年之久的老牌基金管理公司,自身的公募業務發展也不盡如人意,公募規模仍掙扎在盈虧線上,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子公司半年兩起違約
日前,市場曝出金鷹基金子公司深圳前海金鷹資管旗下“前海金鷹·寶馬天津5S店”專項資管計劃,出現違約兌付的狀況,投資者正在展開維權。
據了解,去年7月23日至11月7日期間,分別是“前海金鷹·寶馬天津5S店”專項資管計劃第2、3、4、5號B類份額的陸續到期兌付本息日,但投資者卻悉數遭遇違約。為了安撫投資者,天津龍寶行、項目擔保人北京寶日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及融資方法定代表人胡光曉,曾向管理人出具承諾函,將待償付的本金及收益歸還時間延遲至2016年5月7日,然而今年5月7日已過,眼下卻依然仍未兌付任何資金。
對此,金鷹基金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深圳前海金鷹資管正在著力解決“前海金鷹·寶馬天津5S店”資管計劃違約兌付問題,但就最新的進展情況母公司尚無法給出回應。
資料顯示,“前海金鷹·寶馬天津5S店”專項資管計劃于2014年1-5月期間,分5期募集了2億元的資金,主要用于項目融資方天津龍寶行寶馬5S店建設工程款和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其中用于天津寶馬5S店的建設工程款約8000萬元,用于補充天津寶馬5S店的流動資金約1.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不是深圳前海金鷹資管首次曝出違約兌付事件,今年1月,“前海金鷹·融投流動資產收益權質押貸款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也被曝出現違約兌付,據了解,該資管計劃的融資方正是資金鏈斷裂的河北融投擔保集團旗下的河北融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兩起違約兌付事件的集中曝出也間接暴露了金鷹基金子公司的風控漏洞,與此同時,金鷹基金也被指在子公司管理上存在較大的風控失責和監督失責。
公募規模久無起色
對于風險不斷聚積的基金子公司,近期監管層開始大力度整頓,在最新下發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修訂稿)》的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基金公司設立子公司需成立滿兩年、基金公司管理的非貨幣基金公募規模不低于200億元、基金公司凈資產不低于6億元等條件。由此也意味著,未來設立子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自身就需要有足夠的主動管理能力和規模,而眼下金鷹基金即便是加上貨幣基金公募規模,其總凈值規模也未能達標。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這家成立已有13年之久的老牌公募基金規模僅有122.8億元,還未到公募基金盈虧平衡線,在105家基金公司規模排名中位列第68位。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2年開始,金鷹基金的規模就一直在100億元上下徘徊不前,2012年末金鷹基金規模達到106.55億元,在同比的70家基金公司中排在第48位。而好不容易突破百億元的金鷹基金2013年卻未能守住,規模縮水至91.9億元,排名也下滑至第50位。2014年正值A股牛市開啟之際,金鷹基金的規模卻繼續逆勢縮水至62.89億元。
2015年末,金鷹基金規模總算再度回到百億元以上,達到111.04億元。今年一季度該公司規模又小幅增長至122.8億元,但相較同期其他基金公司管理規模的擴張速度,金鷹基金等于原地踏步。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與金鷹基金2002年同年成立的招商基金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2002年6月成立的國投瑞銀規模也達到833.39億元,早已將金鷹基金遠遠甩在后面。而銀河基金、泰達宏利的規模也分別達到324.59億元和288.86億元。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指出,正如監管層所擔憂的那樣,如若基金公司自身管理能力不強,子公司恐怕也難有精力做好,這一點在金鷹基金的發展上即得到印證。
人事動蕩或成拖累
讓市場人士感到疑惑的是,背靠大股東廣州證券、實際控制人越秀集團的金鷹基金,緣何在13年的發展過程中規模停滯不前呢?特別是近兩年公募基金整體規模持續攀升期間,金鷹基金也沒能跟上市場的腳步。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金鷹基金高管層內部的大換血,以及投研團隊的高離職率或許是導致公司發展落后的原因。2014年3月,金鷹基金原總經理殷克勝的離職拉開了金鷹基金新一輪的動蕩,對于殷克勝離職的原因,盡管其本人一直強調是個人原因離職,但市場則更多猜測是來自于股東方的壓力所致。當年8月,金鷹基金新任總經理一職由劉巖擔任。
2014年10月,金鷹基金董事長一職也發生動蕩,原董事長劉東因董事會屆滿換屆離任,2015年1月,公司新任董事長一職由凌富華擔任。而2014年12月期間,金鷹副總經理李云亮也宣布離職。
高管層換血后,金鷹基金的投研部門也出現了較大的人事變動,2014年9月基金管理部總監、金鷹策略配置、金鷹核心資源基金經理陳曉離職。緊接著,當年11月22日,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監、金鷹保本、金鷹持久回報分級、金鷹元豐保本、金鷹元盛分級債券、金鷹元安保本基金經理邱新紅辭職,兩人辭職前均為金鷹基金投委會成員。2014年12月,原金鷹基金金融工程部總監張永東、基金經理馮文光也宣布離職。
2015年金鷹基金投研人員出走依然頻繁,先是1月底,公司元老楊紹基掛靴,3月28日,原基金經理馬洪娟、林華顯同時發布離職公告,緊接著基金經理洪利平、楊剛也分別在去年8月和12月出走。不難想象,2014年、2015年金鷹基金的人事震蕩給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打擊。
“在公募基金人才失血不斷的大趨勢下,金鷹基金也在探索人才激勵制度,正在嘗試開展事業部制。”上述金鷹基金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布局保本難產
事實上,從金鷹基金近年來的投研業績來看,該公司并非乏善可陳,旗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長期業績可圈可點,但或受營銷渠道資源有限、品牌知名度等因素的影響,金鷹基金旗下績優產品未能實現規模大增。
好買基金數據顯示,旗下偏股混合型基金近三年來的平均收益達到59.81%,跑贏同期混合型基金46.83%的行業平均收益水平。固定收益類產品方面,整體業績也保持良好,近三年來旗下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24.79%,跑贏同類平均23.85%的業績水平。在市場大環境有利的環境下都沒有實現規模擴張,而今年以來股債市場雙殺恐更讓金鷹基金感到頭疼。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金鷹基金將產品線的布局方向重點放在了保本基金上,分別增設了金鷹保本混合C份額和金鷹元安保本C份額,此外又新成立了金鷹元祺保本混合基金,眼下金鷹元和保本A、C份額正在發行中。
然而,就在金鷹基金積極布局保本基金期間,近期監管層卻對保本基金審批收緊,金鷹基金正在發行的金鷹元和保本也現難產。5月11日,金鷹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保本基金金鷹元和保本延長募集。
資料顯示,金鷹元和保本基金于4月22日開始發售,原定截止日期為5月13日,為充分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基金公司決定將該基金的募集期延長至5月20日。在偏股型基金發行難、保本基金也面臨暫緩審批的背景下,今年金鷹基金公募產品線布局也將面臨新的挑戰。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