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融資規模遇冷 機構參與熱情下降
摘要: 五月已然過半,分層制仍未公布,市場各方屏氣凝神靜待臨門一腳。 全國股轉公司5月18日發布《關于開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信息揭示第二輪全網測試的
五月已然過半,分層制仍未公布,市場各方屏氣凝神靜待臨門一腳。
全國股轉公司5月18日發布《關于開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信息揭示第二輪全網測試的通知》,在第一輪全網測試的基礎上,將于21日開展分層信息揭示的第二輪全網測試。
不過,將目光移至聚光燈外,新三板市場融資卻在此時趨冷,規模悄然下降。
融資規模趨降
2015年,新三板融資規模達到了1216.17億元,超過創業板。掛牌同時發行337次,發行44.78億股,融資217.49億元。其中,中科招商四次合計融資109億元,為新三板年度融資王;單筆融資最多的為九鼎集團,實際募資達到百億。
然而,今年以來新三板市場融資規模呈現逐步下降趨勢。截至4月底,掛牌公司融資額達到489.21億元 (按照4月周數據計算),其中1月最多達到144.36億元,2月融資額103.57億元,3月比2月稍多,達到121.24億元,照此計算,4月融資額是120.04 億元。剔除掉2月春節長假的影響,從單月來看,今年以來新三板市場融資出現逐級回落的走勢。
同時,按照股轉公司公布數據,2015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以及今年一季度的一級市場融資規模分別為239億、429億、469億和369億。相較于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有將近100億的下滑。而就在5月的第二周,新三板市場僅融資14.41億元,創下今年以來單周融資規模新低。
中信證券胡雅麗團隊分析指出,“新三板擬募資金額從年初的單月 (四周滾動)706 億元大幅下降至當前的107 億元左右,幾乎回到了去年投資者熱情點燃以前的水平。”進一步考慮到新三板擬融資和實際完成融資的時滯,她判斷這種趨勢在近期或將延續。
同時,胡雅麗還注意到,新三板單筆融資從預案到完成所耗費的時間出現明顯的增長。4月上旬該數據的均值上升到113天,較去年底的94天延長了近20天,并創出新高。胡雅麗表示,考慮到企業融資需求的相對剛性,資金供給強度的變化是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從掛牌企業數量上看,掛牌企業已從去年6月的2600多家變為如今的7000多家,為何掛牌企業數量增加,分層制紅利在前的情況下,新三板的融資規模卻反而下降?
“其實企業方面現在想要融資也挺難的,整個市場比較低迷,在融資的過程中也老是碰壁。和企業交流下來,他們也希望獲得資本的關注。”佳浩投資創始合伙人瞿浩告訴經濟觀察報,融資金額出現下降趨勢最直接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市場對于PE類企業融資、掛牌等方面的全面限制,2015年這些掛牌公司都是市場上融資主力。二是分層機制尚未落地,市場觀望氣氛較為濃厚,交易投資氣氛低迷,也拖累了整體融資規模。
華東某券商場外市場部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去年初新三板市場有一波暴漲,當時企業拋出融資價格非常高,機構也樂于接受。但是現在監管層和A股市場波動震蕩,加上很多企業年報出來很一般,機構的熱情當然冷卻。
據了解,去年12月,股轉系統暫停了私募股權基金(PE/VC)的掛牌審核,且要求已掛牌私募股權基金進一步做好信披工作。叫停的原因與私募股權基金通過新三板市場募資有關。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 年至今新三板實現融資總計1684.3 億元,其中金融業融資占比超過1/4。
胡雅麗在研報中指出,監管政策調整是造成新三板融資總量下降的重要因素。2016年以來,新三板金融行業融資總額占比僅為4.3%,相較于去年的32.2%出現了明顯下降。截至2016 年4 月12 日,全國股轉系統處于待掛牌和申報中的金融公司有104 家,平均每家總資產規模為5.64 億。
機構投資熱情下降
“分層機制和配套政策尤為重要,如果投資新三板的退出渠道變少,新三板融資規模出現持續萎縮的可能性正在變大。”瞿浩告訴經濟觀察報。
5月分層在即,值得關注的是市場上機構參與的熱情與動向。
據中泰證券一份針對新三板定增機構參與度的調查統計,2015年參與新三板定增機構的比例分別是私募基金占45.6%、證券公司占13.4%、基金公司資管計劃占9.9%、信托計劃占5.6%。而今年以來,私募基金占比降到39%、證券公司降到11.5%、基金公司資管降到5.3%、信托計劃則降至1.3%,隨著產業資本占比的上升,是金融機構投資熱情的下降。
“因為新三板專戶產品一直處于鎖定期,是賺是賠都無法兌現。”瞿浩認為,私募、專戶和資管等投資機構面臨“鎖倉”的困境,投資的產品即使有賬面收益也無法變現,而新產品難以募資。同時,定增破發頻現,加上年報披露,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市場觀望氣氛較為濃厚。
據了解,目前主流的新三板專戶產品采用的估值方法是以收盤價或企業市值來計算,受新三板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影響,產品最終的退出情況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況且,這些產品鎖定期一般為兩年,投資者最終收益如何還要以產品退出時的情況而定。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11日,可統計漲跌幅的3465次定增案例中,約1577個定增價格可以盈利,約1469個定增價格處于浮虧狀態,其中約341個定增價格浮虧50%以上。
“我們路演的感受卻是投資者對分層之后制度推進的方向和力度并未形成較為明朗的預期,’多看少買’已成為大多數機構當前的主要策略。”胡雅麗表示。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