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整治金融投資理財類廣告
摘要:柏可林 攝 繼北京市工商局今年年初要求各區下架所有跟民間融資相關的廣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財廣告等之后,北京市工商局等11部門再次“聯手”出擊,加強非
柏可林 攝
繼北京市工商局今年年初要求各區下架所有跟民間融資相關的廣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財廣告等之后,北京市工商局等11部門再次“聯手”出擊,加強非法集資活動中金融投資理財類廣告監督。
今年6月15日起,北京市11個部門將聯手加強非法集資活動中金融投資理財類廣告監管。
據新華社報道,北京市工商局、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市公安局、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通信管理局、市金融局、人行營管部、北京銀監局、北京證監局、北京保監局等11個部門出臺《關于在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活動中加強金融投資理財類廣告監管有關工作的實施意見》,將完善行政監管執法聯動體系,多角度、多方面形成監管執法合力,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這只是中央牽頭推進的互聯網金融整治的第一步。“最近管理層加大了P2P平臺的監管力度,從廣告發布、資金托管、項目資信等多角度加強對P2P監管,為P2P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任何創新、任何互聯網金融都必須在嚴格的法制監管之下才能發揮其功用。”52投資量化投資研究所徐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P2P網絡借貸在發展初期,缺乏準入門檻、監管法規滯后、企業間惡性競爭、投機者渾水摸魚,這些復雜因素在行業體量高速增長的同時制造出巨大的過剩泡沫。如今,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或進入風險釋放期。
劃定金融類廣告“紅線”
事實上,這是繼北京市工商局今年年初要求各區級下架所有跟民間融資相關的廣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財廣告等之后,北京市工商局等11部門再次“聯手”出擊,加強非法集資活動中金融投資理財類廣告監督。
北京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解讀稱,非法集資活動的隱蔽性很強,增加了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難度,廣告經營單位、廣告監管機關以及社會公眾僅從廣告無法識別其是否屬于非法集資。
根據《實施意見》,北京將強調部門間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執法合力。其中,工商部門將進一步加強金融投資理財類和支付服務類廣告的日常監測和監管,加大對違法廣告的查處力度,曝光典型虛假違法廣告,及時向相關單位通報廣告監測及案件查處等情況,加強溝通協調,就廣告中涉及的金融機構、金融活動及有關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真實性、合法性等問題,通報金融管理部門進行甄別處理。
此外,公安部門將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行政執法工作,對涉嫌犯罪的,依法立案查處;金融部門將監管核查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發現經營活動中容易出現的共性問題并通報相關部門;人行營管部門對認為涉嫌構成從事非法金融投資理財活動和未經許可從事支付業務、非法從事征信業務宣傳的,按規定移送偵查機關并通報相關部門。
《實施意見》提出,金融行業相關經營者(廣告主)要對金融投資理財類廣告的真實合法性負責,尤其非金融企業不得自行設計發布含有預期收益、期限等要素的融資類產品廣告。
《實施意見》同時強調,廣告內容必須真實、合法,不得欺騙、誤導投資人,應當顯著標明“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的風險提示語。
《實施意見》指出,為防止非法集資等違法金融投資理財活動和非法從事支付活動利用廣告擴大影響,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在全市范圍內暫停發布某一類或全部金融投資理財類廣告。而金融行業組織、廣告協會等行業組織應加強行業自律,引導會員依法從事廣告活動,推動行業誠信建設,拒絕從事非法金融投資理財活動,特別是非法集資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近日公開表示,網絡借貸統計監測的重點應該是資金運用端(俗稱“資產端”)。
盛松成分析說,網貸行業資金來源端信息透明,風險較小,其風險絕大部分來自于資金運用端。目前,運用端創新很豐富,信息也不透明,投資人往往并不知曉自己的錢去了哪里,風險怎么樣;平臺也缺乏手段有效判別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和資金使用狀況。盛松成強調,要有效監測網貸行業風險,應重點監測平臺風險和借款人及借款項目風險。
P2P商業模式待優化
另外,作為監管的重要環節,第三方資金存管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近日也有消息稱,多家商業銀行已暫停新平臺的洽談和接入。其政策背景是,2015年12月28日,《網貸機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發,并要求所有網貸從業機構必須在銀行建立資金存管賬戶,由銀行系金融機構負責監督、管理。而更早之前的去年7月,央行聯合十部委下發了《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指導意見》,其中關于網絡借貸方面,監管層明確要求應該建立完善的銀行資金存管體系,這是銀行存管首次在重要文件中被提及。
從全國兩會期間關于互聯網金融“規范發展”的定調,到4月14日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整治。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人士坦言,網貸平臺正面臨監管部門、媒體、投資人、社會公眾等多維的監督,規避監管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唯一的出路就是根據監管主動調整,做到合法合規。
紫馬財行CEO唐學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標桿性企業Lending Club違規放貸事件的發生,確實暴露了行業內部風控制度的漏洞以及高管道德風險帶來的不穩定因素。但是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我們仍可以從中看到行業進步的一面,事件之所以能向公眾披露,說明企業內部仍有一定的自律、自省機制發揮作用,整個行業并不是毫無章法地盲目裸奔。”
“事件之余,從業者更該思考在行業自律、監管的警鐘同時敲響的情況下,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進行規范,如何有序競爭,如何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的整改洗牌大潮中存活下來。”唐學慶說。
在部分網貸從業人員看來,當前情況下,企業或許需要改變、優化商業模式才有可能繼續存活。唐學慶表示,近年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優質資產稀缺等問題同樣影響到高速增長的金融行業。網絡借貸的運營模式、風控機制、貸后管理、不良處置等諸多環節確實仍需持續改良,才能在日趨完善的過程中,逐步實現“滋養實體經濟、潤澤中小微企業”等普惠目標。
“風控+創新”并行
可以預見,今年下半年,不只是違法違規的企業,有些正常經營卻缺乏競爭力的企業也會逐漸退出。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里,“停業”平臺的占比從去年5月的9%升至今年4月的41%。顯然,隨著監管方向越來越明確,不少平臺因為無法滿足監管要求而進行資金清算后良性退出。因此,加強監管對全行業來講是好事,只有在監管與創新的博弈中,行業才能對風險的認識進化。
那么,究竟怎樣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開鑫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洗牌過后,發展壯大依舊是各家平臺最大的目標。在合法合規的背景下做大做強,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過去所強調的實力、背景、交易量、成立時間等要素的增信作用將逐漸降低;而平臺的好壞、安全與否,更多地取決于平臺自身業務、交易模式和團隊自身。
該人士說,首先當然還是風控,在控制信用風險、聲譽風險的前提下,操作性風險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金融行業拼到最后,一定是拼風控的能力。風控水平的高下,直接取決于從業人員的素質。
與此同時,在資產端,供應鏈金融仍將是未來P2P領域重點發展的業務之一。徐海解釋稱,大型供應鏈龍頭企業風險較小,而基于其業務往來的上下游企業的風險也相對可控,而且小額分散。對于這些小企業貸款,信用建立在其與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之上,這些貸款項目還可以保證一定收益,或是P2P平臺理想的資產來源。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阿里集團、蘇寧、國美、京東等電商巨頭都競相加快了供應鏈金融布局的步伐。有分析人士指出,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左右,而電商和供應鏈金融的結合將加快業務增速。5月25日,螞蟻金服攜手生鮮電商易果生鮮,整合阿里電商力量,包括農村淘寶、天貓超市等,首次對外闡釋了螞蟻金服在“金融+電商+農業生產”的閉環農產品供應鏈布局,以及螞蟻金服農村金融的戰略規劃。
行業人士預計,除了網絡借貸,預計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消費金融等其他互聯網金融業態,也將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一些網絡借貸平臺與持牌的金融機構、金融服務機構聯合創新的速度,或將加快。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