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教育 少兒教育

兒童節特別關注:中國孩子在為何事“犯愁”?

2016-06-01 16: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xmx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童年時代,正是人生中可以享受童年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但近年來,諸如兒科醫生荒,兒童入園難等等,這些圍繞兒童的社會問題,不僅讓不少中國家長操碎心,也讓孩子的

   童年時代,正是人生中可以享受童年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但近年來,諸如兒科醫生荒,兒童入園難等等,這些圍繞兒童的社會問題,不僅讓不少中國家長操碎心,也讓孩子的童年失去了不少歡樂。

  又到一年“六一”兒童節,在這個屬于孩子的節日里,記者將視線聚焦在他們身上,看看這一群體正在為哪些難題“犯愁”。

  鏡頭一:“進不去”的幼兒園

  還有一年多,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彭彭就要滿三周歲了,然而擺在他和媽媽面前的卻有一個大難題——幼兒園怎么上?

  彭彭的媽媽陳女士告訴記者,按照幼兒園的報名規定,彭彭要到2018年1月后才能報名入托,但她們一家現在就開始為這件事鬧起了心。

  “距離我家最近的公立幼兒園,一年只招收100多名孩子,我去打聽了一下,今年報名入托的孩子有800多,錄取比例達到了1:8,入園還要面試,這樣低的錄取比例讓人心里打鼓。”

  陳女士說,自己也擔心孩子能不能順利入托,如果不行,只能去更遠一些的公立幼兒園碰碰運氣,再不行就只好去私立幼兒園。但是,進入私立幼兒園就意味著每月的花費要翻倍,這無疑會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

  而像彭彭這樣的孩子并不在少數。近年來,入園難、入園貴一直是困擾家長和孩子的問題,家長徹夜排隊為孩子報名入托的新聞屢見不鮮。

  去年7月,教育部發布的2014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公告顯示:全國共有幼兒園20.99萬所,在園幼兒(包括附設班)4050.71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208.03萬人。但面對規模龐大的適齡兒童和可能大量增加的幼兒,現有資源顯得捉襟見肘。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這一供需矛盾無疑將變得更加突出。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曾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有關方面預計每年會新增300萬名兒童,學前教育將面臨較大壓力。

  針對上述問題,袁貴仁曾提出,要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支持企事業單位舉辦幼兒園,采用政府購買的措施來扶持民辦幼兒園。另外,還可以根據學齡人口變化,在有條件的小學附屬辦學前班等。

  從國家頂層設計看,“十三五”規劃綱要中也提出了具體目標,包括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加強農村普惠性學前教育,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提高到85%等。

  “我們還是希望能有更多優質的公立幼兒園可供選擇。”陳女士表示,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她還是希望能讓孩子進入公立幼兒園,讓孩子享受到良好的學前教育,不用再為“入園難”糾結。

  資料圖:2015年6月,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人滿為患。 易靈敏 攝

  鏡頭二:掛不上的專家號

  除了入園難,兒童的看病難也成為擺在不少家庭面前的一大難題。

  “好的兒科醫生太少了!”作為一名3歲孩子的母親,家住北京市海淀區的李昕楠告訴記者,自己平時最怕的事情就是帶孩子跑醫院看病。

  李昕楠說,因為很多家長都會首選帶孩子去北京兒童醫院或者兒研所就醫,所以這些醫院都是一號難求,并且由于接診量巨大,好不容易掛上號了,大夫能夠花費在一名患兒身上的時間少之又少。

  李昕楠告訴記者,為了不去兒童醫院“湊熱鬧”,平時孩子感冒發燒她都會帶孩子去就近的醫院兒科看病,即便如此,看起病來也不是一帆風順。

  “有一次孩子發高燒,我們因為掛的號靠后,花三個小時候診。當時醫生也很無奈,但是因為來看病的都是發高燒的孩子,不可能讓誰插隊,只能等著。”回憶起那段就醫經歷,李昕楠至今記憶猶新。

  兒科醫生稀缺、一號難求已經成為不爭事實。來自《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中國共有11.3萬兒科醫生,平均每1000名兒童只有0.43個兒科醫生,這一水平較一些發達國家相差甚遠,而從全國層面看,兒科醫生缺口逾20萬。

  就在今年5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意見明確,到2020年,每千名兒童床位數增加到2.2張,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0.69名,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提供規范的兒童基本醫療服務,基本滿足兒童醫療衛生需求。

  對于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李昕楠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真心希望今后的兒科醫生,特別是好的兒科醫生能夠多一點,不要再把看病弄得像‘打仗’。讓孩子少受些罪,讓家長少著些急。”

  資料圖 張云 攝

  鏡頭三:上不完的課外班

  11歲的李宇橋目前就讀于海淀區某重點小學。這個年紀的孩子好玩、好動,本應盡情享受童年的快樂,但現在,李宇橋卻不得不把絕大部分時間留給了課外班。

  “我現在每周都要上四個課外班,周一到周五有英語班和數學班,周末還要參加圍棋班和足球班,雖然平時學校作業不多,但一周基本只有半天時間是能自己安排的。”

  李宇橋告訴記者,自己從上小學一年級起就上起了補習班,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而且同班同學幾乎都和自己“同病相憐”。

  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雖有所減輕,但課外班卻成為壓在孩子身上的新負擔。

  根據早前西南大學評估組對全國具有代表性的14個省份500多所學校,10萬余名中小學生抽樣調查結果,2010年至2014年,每周課時數超過30節的小學比例由39.14%下降到26.82%,每學期統一考試次數超過1次的小學比例由55.62%下降到34.21%。

  但去年底,一家媒體發布了一份歷時3個多月,收集有效樣本逾20萬份的《2015中國教育行業消費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給孩子報三個以上輔導班的家長達18.72%,報三個班的家長為20.85%,報兩個班的家長為26.54%,17.06%的家長給孩子報了一個輔導班,孩子沒有參加任何課外輔導的家長僅占16.83%。

  另外,去年底,《中國青年報》公布的一項對1316人進行的調查顯示,37.9%的受訪者坦言身邊中小學生上課外興趣班的非常多,46.0%的受訪者表示比較多,13.6%的受訪者認為一般,回答比較少、非常少的受訪者分別僅占1.6%和0.9%。

  “我們也不想讓孩子過得這么累,但孩子的同班同學都在上課外班,就連他們老師的孩子也在上,為了不讓孩子‘掉隊’,我們只好也報班。”

  李宇橋的媽媽劉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無奈表示,課外班費用對于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每月都在數千元,但她認為,只要孩子能學到東西,不輸在“起跑線”上,這錢花的就值得。

  但和媽媽不同,李宇橋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說,除了足球課,自己并不喜歡其他幾個課外班,相反,他覺得自己失去了很多自由,而每次課外班停課都是他最開心的時候。

  “今年過兒童節沒什么特別的愿望,就是想不寫作業,不上課外班,能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一天。”李宇橋告訴記者。(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 張尼)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泰县| 潢川县| 抚松县| 抚州市| 鄢陵县| 庆安县| 乌兰县| 县级市| 奉化市| 那坡县| 湘西| 寿宁县| 乐陵市| 资源县| 花垣县| 鱼台县| 安庆市| 武宁县| 满城县| 克拉玛依市| 宣汉县| 襄樊市| 无锡市| 正宁县| 梁山县| 南靖县| 永德县| 亳州市| 木兰县| 岑巩县| 长岭县| 祁东县| 佛学| 双鸭山市| 青海省| 阜平县| 香河县| 五寨县| 岢岚县| 左云县|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