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發行跌入谷底 華泰一基金僅賣8000萬
摘要:原標題:公募基金發行跌入谷底 華泰一基金僅賣8000萬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日訊 若忽略5月31日的突然爆發,5月股市整體的行情頗為低迷,而這也影響到了新基金的發行業績。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日訊 若忽略5月31日的突然爆發,5月股市整體的行情頗為低迷,而這也影響到了新基金的發行業績。
相關的統計表明,上周新成立的基金數量為19只,與前一周的數量相持平,而2015年的5月最后一周,新基金的數量為45只。其中偏股型基金尤其受到基金公司的“排斥”,來自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偏股型基金發行熱情驟降,近半年來累計新發235只基金,不及去年5月和6月兩月合計發行數量。
基金募集究竟有多慘?記者注意到,5月27日,一只新的發起式基金華泰柏瑞量化對沖成立,募集結果顯示,總共200多人認購,募集了總共不到8000萬元。
基金發行進入冬眠期
數據顯示,從去年以來,偏股型基金隨市場的波動十分明顯。去年新發偏股型基金達到峰值,2015年6月新發基金數量為157只;而受到股市寒潮影響,今年平均每月新發基金僅40只左右,公募新基發行集體進入冬眠期。
偏債型基金方面,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其基本維持每月新發約20只基金的節奏。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今年債市有所承壓,但是新發基金數量有增無減,平均每月新發基金數量超過偏股型基金,占據了半壁江山。其中,以債券配置為主、股票配置為輔的公募保本型基金在今年得到了大發展。
事實上,截至去年年底,市場中僅有約100只保本基金,數量占公募基金整體1%左右。進入2016年以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新增保本基金就超過30只。據了解,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發行的保本基金的銷售服務費占比遠超過行業均值水平,以某小型基金公司近期發行的保本基金C類份額為例,該基金發行規模不到3億元,管理費率為1.20%,但銷售服務費率則高達0.8%,大幅高于0.38%的行業同類水平。這正是中小基金公司在產品銷售時所面臨的一個困局,即小公司在面對銷售渠道時幾乎沒有話語權,無論是產品的發行規模還是盈利空間都受到嚴重擠壓。
隨著6月份a股可能會被納入到MSCI,ETF近期似乎有活躍的跡象,但整體來看基金發行仍然處于震蕩筑底的階段。本周內可以認購的基金共60只,數量與前周持平。分類來看,普通股票型基金2只,靈活配置型基金2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2只,偏債混合型基金11只,中長期純債型基金6只,混合債基二級基金5只,QDII基金3只,貨幣市場基金2只。從總數來看,新基金發行速度依然穩定,從類型來看,靈活配置型占半壁江山。自年初保本基金火熱以來,保本基金發行仍未熄火,上周開始,新發行的保本基金又添5只,分別是萬家頤和保本、北信瑞豐豐利保本、長城久源保本、廣發穩裕保本、博時保豐保本A。
200多人才募集了8000萬
5月27日,華泰柏瑞剛剛披露了一只新成立基金的發行最終結果:200多人認購,從市場上一共募集了接近8000萬。這只基金的名字很長,叫華泰柏瑞量化對沖穩健收益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華泰柏瑞量化對沖”)。關鍵詞是“發起式”,幸虧有這三個字,否則這只基金估計就要胎死腹中不讓出生了。
根據證監會的出臺的相關規定,普通基金成立時要不低于2億,而發起式基金只不低于5000萬就行。另外,發起式基金還要求,使用公司股東資金、公司固有資金、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基金經理等人員的資金認購的基金金額不少于1000萬元,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基金份額持有人不少于200人。根據上述公告,華泰柏瑞量化對沖在扣除公司認購的1000萬后,實際上由公司之外的投資者認購的資金不到7000萬。一般來說,私募基金發行一個產品也要5000萬的規模(一對一的專戶3000萬,就是一個人出資3000萬)。
再來看看這只基金的托管行。一般來說,托管行同時也是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一只基金最終的規模大小,和托管行緊密相關。根據公告,華泰柏瑞量化對沖的托管行為中國銀行!作為四大國有行之一,中國銀行擁有的客戶數以億級計,但中國銀行最終只成功地賣給了其中的200多人。億級的基礎客戶,200多人的成功售賣,這兩者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而反差的背后,究竟是中國銀行這個渠道心不在焉、出人不出力的售賣?還是中國銀行的客戶不看好市場?抑或是投資者不看好華泰柏瑞這個產品?
隨著5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的一根超級大陽線,或許新基金的發行也能實現逆轉,姑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