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電商戰火彌漫消費者現“審美疲勞”
摘要:原標題:618電商戰火彌漫 消費者現“審美疲勞” 2016年的618促銷戰,來得要比往年更早一些。 5月18日,京東就高調啟動“618品質狂歡節”;6月1日
2016年的618促銷戰,來得要比往年更早一些。
5月18日,京東就高調啟動“618品質狂歡節”;6月1日,618大促正式拉開序幕。而京東的對手們也虎視眈眈,天貓、蘇寧、國美在線紛紛發力,大有“圍剿”京東之勢。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各大電商之間的促銷戰火力十足,卻已無法像幾年前一樣勾起消費者的熱情,“造節促銷”的手段已經過時,電商企業急需找到一種新的模式來代替。
“貓寧”圍剿京東
打開京東商城頁面,只見6.18元秒殺、61.8元秒殺等活動接連不斷,其范圍涉及3C專場、家電專場、超市專場等;此外,滿減、派送紅包等活動也在同時進行,京東圖書的滿減活動力度甚至達到“滿200返100”。
與此同時,另一場“圍剿”京東的戰爭也打響了。
5月23日,蘇寧易購召開動員大會,稱全品類商品都要進行大力度優惠促銷,要“KO 618”。蘇寧云商COO侯恩龍表示:“蘇寧易購‘618’期間的價格要全面對標競爭對手,必須比去年‘雙11’價格還要低。”
據悉,蘇寧易購將于6月8日起正式開啟價格戰,屆時蘇寧易購的全國線下門店將閉店團購,其間將推出爆款機型、購買任意家電品類滿足相應臺階立減、全場六折起等活動。
而曾對“618”避而不談的阿里集團,也于5月25日首次推出“618超級粉絲狂歡節”活動,正式借勢京東618展開促銷活動:天貓首次聯動阿里零售平臺、阿里魚、阿里數娛、優土集團以及全球IP合作方,與國際品牌一起打造一場“從消費經濟升級到粉絲經濟”的超級狂歡節。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靖捷稱,這是2015年娛樂版天貓“雙11”的再度延續。
蘇寧云商和阿里去年8月10日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今年6月1日,阿里巴巴和蘇寧云商宣布二者在后臺、物流、商品等多個體系已經打通,兩家公司戰略合作完成實質性的交割環節??梢灶A見,今年618或許將是“貓狗獅”之間的一場惡戰。
不僅如此,國美在線也加入了618混戰,目標直指京東,其主題是“不說話,只比價”,自營全系商品對標京東買貴差價三倍返,最高返300元,國美后臺20萬員工每30分鐘為用戶比價一次,確保實時價格低于京東。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天貓、蘇寧、國美在線集體“圍剿”京東,恰恰證明了京東有讓競爭對手忌憚的優勢。
“京東的物流和倉儲是其最大的優勢,雖然天貓和蘇寧聯手,在戰略上彼此補足了線上線下短板,但我個人認為,雙方目前更多的是在戰略上進行了補充,在實戰中還是和京東有相當大的差距。”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所以即使天貓蘇寧聯手對付京東,短期內依然難以取勝。”
消費者熱情不再
不過法治周末記者調查發現,盡管618聲勢浩大,但諸多消費者表示自己對此并沒有什么期待,消費者的熱情難以和之前相提并論。
“這幾年各種電商促銷活動不斷,一個接一個,這波促銷完很快還會有別的促銷,都沒什么興趣了。”北京白領趙丹回憶,自己也曾經為618、雙十一活動瘋狂,凌晨不睡覺等著秒殺,但最后發現鼠標點碎了自己也沒有成功;不僅如此,促銷期間購買的東西甚至還沒有平時便宜,“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幾次下來就長記性了,也不湊熱鬧了。”
在采訪中,像趙丹一樣的消費者還有很多,大家稱對著滿天飛的促銷信息,就是提不起勁兒,“該買啥就正常買,再也不會為了這種促銷活動而特意去囤貨了,前幾年參加這些活動都疲倦了。”消費者董麗告訴記者。
“電商造節促銷太頻繁了,消費者并不是今年才出現疲憊心理的。”洪仕斌告訴法治周末記者,2012年,京東對蘇寧發起了“815電商價格戰”,這場價格戰引發了全國人民的購買熱情,此后,電商的促銷價格戰常態化,任何一個節日都能成為各大電商開戰的理由,沒有節日自己造節也要搞促銷,消費者的熱情也就越來越低。
對此,艾媒咨詢CEO張毅表示認同,他認為國內電商不間斷的促銷戰,已經提前透支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各種節日聽起來更像是噱頭,消費者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保持熱情的。”張毅說。
早在2014年,就有相關數據表明,消費者對電商促銷的熱情在降溫。
2014年,第三方比價工具惠惠購物助手的數據顯示,6月18日當天,流量增長最多的京東和前一日相比流量只增長了75%;而在2013年“618”促銷期間,北京地區電商平臺訪問量上漲145%,江蘇、上海、四川則分別上漲111%、108%、99%。
“原先很多消費者會等待電商大促,在此期間購買大量商品,甚至是自己不需要的商品;但現在消費者個性化的購物需求越來越明顯,他們一般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購物的時間節點,而不是等待電商大促。”洪仕斌表示,這一點通過身邊人群和網友們的態度就能看出來,“幾年前,雙11大促、618大促時,身邊所有人的話題都是要搶購什么商品,購物車加了多少,但現在幾乎聽不到相關的議論。”
不過洪仕斌認為,即使消費者熱情不如往常,但國內電商依舊會不斷地造節促銷。
“這是因為國內電商并沒有找到另一種可替代的模式,”洪仕斌說,“促銷肯定會提升銷量,只是增幅多少的問題;但如果不搞造節促銷,落后競爭對手不說,自身的銷量肯定會受到影響;所以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國內電商還會不斷打促銷戰。”
大促暗藏種種貓兒膩
法律人士指出,對電商的促銷活動,消費者熱情大幅下滑的原因,除了對常態化促銷活動審美疲勞外,電商促銷中常年存在的“貓兒膩”,也讓不少消費者質疑電商的誠信。
就如今年的618促銷,多位網友稱“在京東加入購物車的優惠書籍突然沒貨了”,也有網友稱自己長期關注的京東商品在618期間價格,突然被提到了歷史最高價。
“先提價后降價、虛標價格、貨不對板、虛假發貨……這些問題在每一年電商的各種大促活動中都存在,很多消費者在網上反映的問題甚至多年來都是一模一樣的,這種情況損害了消費者的群益,損害了電商的誠信形象,對整個行業也造成了影響。”中銀律師高級合伙人葛友山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這一點從近日北京市發改委官網披露的一則消息也得到了證實。
6月1日,北京市發改委官網公布了對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京東因“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價格違法行為”被責令改正,并罰款50萬元。
發改委官網還披露了京東從去年4月23日至11月29日間的89條價格違法記錄,其中有兩條證實于去年的“618”與“雙11”大促節當天發生的。
其中,去年6月18日的違法行為是因為在商品售賣頁面標明參加“滿199-100”的促銷活動,卻在消費者結賬時未進行所承諾的促銷優惠;而京東在“雙11”當天的違法記錄是因為銷售吉列剃須刀,標記京東價為198元,參加“滿199減100”的促銷活動,但經查該商品本次促銷活動的原價僅為109元。
經統計,發改委公布的京東違法記錄中較多的一類是抬高原價,即給消費者一個高于實際的“原價”,從而誤以為平臺所示價格已經享有大幅優惠。
類似的問題并不僅僅發生在京東身上。
2014年幫5買購物搜索網站發布了《2014年618電商價格數據分析報告》,報告根據對天貓、京東商城、亞馬遜、當當網、國美在線、易迅網、蘇寧易購、1號店八大主流B2C電商網站數據的分析,報告稱,和5月價格相比,國內上述8大電商網店在“618大促”期間降價商品數量超過273萬件;但一些商品的促銷價格也暗藏貓兒膩,有的商品在618當天的價格是其歷史最高價:數據顯示,618當天,8家網店歷史最高價商品超過88萬件。
葛友山稱,這類問題之所以常年存在于電商的大促活動中,一是因為大部分消費者吃了虧后都自認倒霉,最多是上網發帖投訴,很少有消費者拿起法律的武器,和企業對簿公堂;二是行政部門即使對企業作出處罰,企業為此所付出的代價也非常小,難以對企業形成有力的約束。
“電商大促中這些問題常年存在,各種貓兒膩層出不窮,導致不少消費者提起電商大促就會抱有警惕之心,害怕被忽悠,如此一來受影響的還是企業,甚至整個行業都會受影響。”葛友山稱,電商大促這兩年已經不單單是比拼價格了,電商品牌也越來成為消費者考慮的重要因素,電商企業不應以促銷為噱頭去忽悠消費者。(平影影)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法治周末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