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一周年 有人斬倉有人硬扛 半數股民暫離場
摘要:牛熊轉換一周年:有人斬倉有人硬扛 半數股民暫時離場 所有人都知道,泡沫終會破滅;但只有極少數人不那么自負地認為在泡沫來臨時會全身而退。一個錯覺是:自己會比別人聰
牛熊轉換一周年:有人斬倉有人硬扛 半數股民暫時離場
所有人都知道,泡沫終會破滅;但只有極少數人不那么自負地認為在泡沫來臨時會全身而退。一個錯覺是:自己會比別人聰明,然后在大盤下跌前及時逃生。但事實是,這只是一個錯覺,數據例證是:自2015年6月12日大盤下跌到如今的一周年,股民相當于人均虧損49萬。
2015年上半年跑步奔向股市的人們,等想回頭時,才發現回去的大門已被關上: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熔斷,那些奔著財富盛宴而來的投資者,宴席落幕時,才發現是一場“鴻門宴”。
中登公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8日,已開立A股賬戶投資者1.07億,其中,持有A股的投資者數量為5006.62萬,意味著一半的A股投資者賬戶處于空倉。
此外,6月8日當周,持有A股的5006.62萬投資者中,只有1268.31萬參與了交易,占比僅為25%。而去年6月12日當周,A股有73%的持倉投資者參與交易。目前的活躍交易用戶不足去年大跌前的一半。
A股,散戶們的另外一個稱呼是“韭菜”,在每一波牛短熊長的輪回中,股市帶來的財富狂歡最終可能只是一個幻覺。活躍用戶減少的背后,是眾多被深套的投資者,不愿斬倉離場,選擇硬扛,期待另一個牛市到來。
“暴跌是對股民的洗禮”
●講述人
于海濱:去年牛市時,通過杠桿把財富放大,大跌前,于海濱因為“完成一場財富逆襲”被作為典型人物報道。
很多時間點,只有回頭看時,才明白,那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對我而言,2015年5月以及之前的幾個月,就是那樣美好的時光。
判斷牛市來了,借錢進入股市
我是于海濱,今年30歲,已有10多年的炒股經歷。2015年5月時,本金不到100萬的情況下,賬面盈利已有200萬。然后,我就去日本旅游。
當時,媒體在寫股民牛市夢時,我的經歷作為一個典型的例子,那篇文章形容我是“完成了一場財富逆襲”。
我在上大學時,就開始炒股,經歷了2008年前后的牛熊市。畢業后,我做過私募操盤手,做過門戶股票頻道的編輯,一直沒有離開過股市。
2014年,當時感覺到新一輪牛市將到來。中國的牛市周期一般是5到7年,當時距2008年的熊市也有6年的時間了,我認為新一輪的牛市應該到來了。從2014年3月開始,我就向朋友借錢,借了20多萬元,期限是一年,年利息為17.5%。
我和別人的想法不一樣,一般的投資者喜歡以小資金“逮漲停板”,但我覺得,漲停板太難,我會以大量資金去博一個小的漲幅。10萬塊漲10%和100萬漲1%收益是一樣,但是漲1%肯定比漲10%容易。基于這個邏輯,我找朋友借錢,進入股市。
跌的總會漲回來,選擇硬扛
當我從日本回來后,大盤開始變臉。我此前重倉了樂視網,我的判斷是,創業板當時還沒有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國家政策支持新興產業,創業板會出現一批市值過千億的公司,而樂視網的戰略我是認可的。當然,后來創業板的確涌現了一批千億市值的公司,但是大跌之后,又都跌回去了。
樂視網先于大盤開始跌,我也沒想到后來跌那么厲害,我就選擇扛著。期間,由于借款到期,我也賣過幾次股票,但都不是賣樂視網。相反,中間我還通過朋友借了一筆錢,都買了樂視,攤薄成本。樂視后來跌到30多塊的時候,我還加了倉。
跌最多的時候,不僅我前期的獲利全部回吐,賬面還出現了浮虧。
我選擇硬扛的原因是覺得大漲和大跌都是一段時間的,跌得太多,總會漲回去的,很多去年跌到低點的股票,后來也都漲回去了。我覺得我選擇的股票是好的,那么我就會等,等待的期間,逢低點加倉。
就是通過這個操作,現在我的賬面已經浮盈20%。
我認為我的經歷,不僅僅是自己受到一次股市的洗禮,更重要的是市場是有成長的,這一輪牛熊轉換較2007-2008年時的振幅更小,也意味著股民們不斷成熟。
“虧669萬后,嚴格執行5%止損線”
●講述人
范偉勇:去年遭遇強平,因為補充保證金到賬遲了8分鐘,虧掉669萬,現在做資產管理領域的創業。
去年的7月8日上午10點30分,上證指數暴跌161.3點,我所有的股票全部跌停,當時用場內1:1的融資杠桿,最終還是被強制平倉。因為補充資金遲到8分鐘,669萬蒸發。
做好風控,堅守價值投資
雖然經歷強平,賬戶從749萬瞬間變成80萬,但仔細分析之后,無論千股跌停還是千股漲停,都是市場非理性的一個表現。
經歷暴跌之后的股市是震蕩市、追漲殺跌情緒明顯,同時又對政策特別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震蕩。在這樣的前提下,我選擇買自己熟悉的價值型投資的股票。
我完善了風控,嚴格按照止盈止損線來操作。
以我參加一檔炒股節目為例,當時節目組給每個選手40萬的操作資金,在總決賽的12月7日到11日5天里,上證指數下跌了近3%,但我最后以2%-3%的總收益率贏得了總冠軍。我當周通過不斷地變換股票來抵抗市場下跌的風險,并設立5%的止損線、止盈線,當漲幅超過3%到5%,就逐步減倉。這樣鎖定總資金利潤率,做好風控,保證在弱勢中總資金的安全。
遲到8分鐘,一切都晚了
其實現在回過頭來看,2015年的股市強平對我的影響逐漸在減弱。
去年7月8日,A股現千股跌停。上午開盤9點30分整,我的手機收到2條短信,告知擔保比例已經低于平倉線。這意味著,我被系統納入了自動排隊平倉的隊伍。10:30分,排到我了,我看著賬戶余額從749萬瞬間變為80萬。其實我之前就已經張羅著向朋友借錢,但跌得太兇,平倉8分鐘之后,銀行提示100萬保證金已到賬,但于事無補。
回憶去年7月強平的經歷,不禁感慨9天連續8個跌停需要怎樣的承受力,但被平倉的一剎那,心反而一下子放下了。我想說,強平不可怕,心強大,一定可以東山再起。但我不建議借錢炒股。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朱星 劉素宏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