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如何避開陷阱
摘要:□董莉莉“如今,去銀行買理財產品也不省心了。存錢的時候怕買成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吧,又怕掉進陷阱,買成保險類產品。”昨日市民劉麗說。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要
□董莉莉
“如今,去銀行買理財產品也不省心了。存錢的時候怕買成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吧,又怕掉進陷阱,買成保險類產品。”昨日市民劉麗說。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什么?針對此問題,筆者采訪了市郵儲銀行的工作人員劉亞。
劉亞告訴筆者,市民購買理財產品時,要注意詢問是否為銀行代銷產品。“銀行代銷產品和飛單最大的區別就是銀行代銷產品是經銀行批準的外部產品。這類產品大多是保險、基金等產品。”劉亞說。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市民需要詢問銀行工作人員其銷售的是否為銀行自身的理財產品,理財的管理人是否為銀行本身、蓋的是否為銀行的公章。如果不是,那就需要多留心。
“安全產品”并不安全,為什么這樣說呢?劉亞表示,銀行理財產品如果簡單分類的話,可以分為非保本類和保本類。非保本類理財產品的風險是由客戶承擔的,保本類理財產品虧損本金的風險是由銀行承擔的。而大多數銀行工作人員宣稱的安全產品,其實都是非保本類的,雖然非保本類理財并非意味著風險,但是如果你要追求本金的絕對安全,那還是保本類更好。
筆者了解到,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還要注意防止飛單銷售。飛單銷售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銷售外部的理財產品,以獲得高額提成。
那么,如何鑒別是否為飛單產品呢?劉亞表示,可以通過銀行網銀或者銀行客服電話查詢,如果這個理財產品在以上渠道查不到信息,就需要警惕。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