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因素疊加支持反彈 后市應把握兩條主線
摘要: 分析人士預計,六月下旬的A股市場,將會上演“好戲”,一波時間與空間跨度都不錯的中級波段反彈行情正在孕育 ■主持人 張 穎 任小雨 五大因素疊加助力
分析人士預計,六月下旬的A股市場,將會上演“好戲”,一波時間與空間跨度都不錯的中級波段反彈行情正在孕育
■主持人 張 穎 任小雨
五大因素疊加助力反彈
《證券日報》記者:昨日A股市場先抑后揚,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13%,收于2888.81點,創業板指則下跌0.15%,收于2119.63點。請問,目前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民生證券:隨著不確定性事件的陸續落地,市場情緒修復約束逐漸放松。預計反彈行情或在七月中下旬正式啟動,五大因素將助力市場情緒修復的加速。
首先,內外風險共振下,系統性風險維持穩定,宏觀政策趨于寬松。其次,通脹風險趨于緩解,貨幣政策基調穩健,流動性有望維持相對平穩。第三,短期人民幣匯率穩定,資本外流壓力減小,匯率貶值預期緩解。從5月份貿易順差、外匯儲備,微觀的結售匯、波動率數據來看,央行應對仍有空間,匯率風險不必過度擔憂。第四,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市場熱點與主題或趨于活躍。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和G20峰會的召開有望為市場注入新的預期和熱點。第五,監管層加強金融監管,完善市場制度建設,利于提升投資者信心。監管層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將顯著提升投資者對于資本市場發展的信心。
天信投資:本周的盤面即使出現下探動作,也很難再創新低。相反,隨著英國脫歐公投明朗化,利空散去,六月下旬的A股市場,將會上演“好戲”。因為,技術面看,一波時空跨度都不錯的中級波段反彈行情正在孕育。
本周將迎變盤時間窗口
《證券日報》記者:周一,滬深兩市漲跌互現;早盤震蕩下挫,創業板領跌。隨后滬指走勢震蕩,臨近尾盤滬指再度翻紅。請問,從技術面來看,后市將如何演繹?
廣州萬隆:周一市場延續上周題材股行情,兩市在小幅高開后迅速殺跌,不過滬指在30日均線附近逐步企穩回升。但從周線角度看,本周或將迎來變盤時間節點。
首先,上周三在利空出盡后大盤被強行拉起,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市場人氣,在技術上則形成在2800點一帶構筑的雙底形態。但越是看起來穩固的雙底越值得警惕,歷史上出現經典雙底后反轉走勢的案例屈指可數。且從周線角度看,本周是5178點調整以來的第54周,已經進入敏感時間窗口周,5周均線、10周均線、20周均線匯聚到2890點至2900點左右,短線此區域壓力較大,周K線長長的下影線預示著股指還有二度下探確認的可能。
其次,6月份以來,A股分別經歷了歐洲杯魔咒、MSCI和美聯儲加息與否等困擾,通常來說,利空出盡是利好,該跌不跌理應看漲,但截至目前A股的總體走勢仍屬區間震蕩,部分樂觀的投資者將此理解為,利空出盡后大盤強勢的信號,是中期行情啟動之前的表現。但就目前所謂的利空來看,要么是已充分被提前發酵的,要么就是非實質性的股市利空。因此,寄希望本周英國退歐公投這最后一只靴子落地后,大盤將迎來利空出盡后的突破性反彈并不現實。
巨豐投顧:目前大盤仍然處于2800點至2900點區間,昨日早盤殼資源股受利空影響,大幅下跌并遏制了題材股表現,但市場總體表現依舊平穩,并未出現恐慌性殺跌。盡管鋰電池炒作逐步退潮,但集成電路、蘋果概念等板塊已經接力,結構性反彈行情得以延續。
源達投顧:技術面上,經過昨日的震蕩之后,MACD、KDJ指標走勢維持向好的態勢,上證指數本周有望再次上攻2900點這一久攻不下的關口。操作上需注意的是,盤中震蕩整理會成為常態,不要盲目追高,也勿驚慌殺跌,控制好倉位,靜觀其變。
關注“估值實+盈利實”品種
《證券日報》記者:從盤面來看,昨日藍寶石、增強現實、OLED、次新股、谷歌眼鏡、全息手機等板塊表現較好,而前期表現強勢的黃金、白酒、有色金屬、稀缺資源等板塊出現大幅下跌。請問,后市可關注哪些板塊?
中金公司:在目前估值已經有所下降但風險偏好緩降的環境中,個股選擇需要注意脫“虛”向“實”:避開“估值虛、盈利虛”的領域,盡量選擇“估值實、盈利實”的領域。繼續偏好有盈利增長、估值不太高的食品飲料、醫藥、家電等泛消費類行業以及估值已經接近歷史低位或有政策支持的周期性行業,包括券商、電力設備、交通基礎設施等。整體資金有限將支持主題性機會活躍,但受制于中小市值股票估值依然偏高和科技行業大周期放緩,多數主題性機會持續性不強、參與時要注意把握時點和節奏。
國泰君安:配置上繼續推薦兩條主線:第一,業績進入長期擴張的“超級周期”類股,食品飲料(瀘州老窖)、小家電(蘇泊爾)、航空(南方航空)。第二、高分紅、低估值的藍籌股,銀行、非銀、電力(黔源電力)等。主題投資推薦語音交互(科大訊飛),城市交軌(方大集團)。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