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溪源探幽(下)
摘要:□晚報記者 陳軍超 余斌 文/圖“山峰大氣,峻嶺奇幻,林木幽深,植被蔥蘢,景色壯美”——這是河南省一些專家給棠溪源的評價。6月的棠溪源飛紅滴
□晚報記者 陳軍超 余斌 文/圖
“山峰大氣,峻嶺奇幻,林木幽深,植被蔥蘢,景色壯美”——這是河南省一些專家給棠溪源的評價。
6月的棠溪源飛紅滴翠,鳥語花香。走進棠溪源郁郁蔥蔥的山中,記者絲毫不覺得炎熱,入目可及的高大竹林與紫色、黃色、白色的野花相映,耳邊淙淙的流水聲和鳥鳴聲相和,直讓人以為誤入了桃源仙境。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特殊的草木清香味。西平縣出山鎮月林村王莊的趙自洲老人隨手從路邊折下一枝綠色的枝條,告訴記者:“這叫荊條,散發的香味非常濃郁。”
“這是魚腥草,那是橘梗……”老人如數家珍,邊走邊把路邊的植物指給記者看。
同行的西平縣文化館工作人員翟華玲告訴記者,棠溪源的植被非常豐富,既有橡樹、黃斛等高大冠木,又有棠棣、紫荊等低矮叢棘;既有千畝毛栗溝、千畝核桃坡和眾多柿樹、山果,又有何首烏等藥材植物;既有飛瀑流泉,又有淙淙小溪……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9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水獺、大靈貓、青羊、麝、鴛鴦、天鵝、大鯢、蒼鷹等。常見的有狼獾、野兔、野豬、雉雞、松鼠、果子貍等,素有天然野生動物園的美譽。此外,神秘古洞和仕女圖、壽龜石等千年奇石也不勝枚舉。
同心連理樹
壽龜石
唐代仕女圖
經過長期的地質演化、構造變化和風化剝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棠溪源雕塑成類型多樣、形態奇異,既有觀賞價值又具科學價值的地質遺跡博物館。
記者注意到,棠溪源的巖石是一層一層的,巖石面都是傾斜的。有的像美麗的翻卷書頁,有的像一株大樹被人從底部剖開,表面上好似樹的年輪,還有一些紅色砂層像席卷的波浪。
翟華玲介紹,這是因為伏牛山脈大都是沉積巖石,也有少部分是火山巖石。沉積巖石由地球風化產物、火山物質、有機物質等經過風或者水流搬運、沉積后作用而形成。沉積作用會發生數千萬年,每年都有一層沉積,所以,我們看到的巖石是一層一層的。較厚的巖層說明這段時間降雨量較大,沖刷泥土多;較薄的巖層就說明這一時期降雨量較少,沖刷的泥土也少。原本水平的沉積巖石層面經過千萬年的沉積以后,變成了沉積巖。地球板塊的移動形成了造山運動,巖石板塊相互擠壓,巖石層面不均勻抬升,造成現在我們看到的傾斜的巖石。
一路走來,記者發現,棠溪峽內峭壁嵯峨,很多巨石似從天而降,有的立在崖邊,搖搖欲墜;有的巨石像遨游天空的雄鷹,威風凜凜;還有的像孫猴子逗八戒,憨態可掬……
最神奇的當數唐代仕女圖。
山間道路旁,有一個天然的石景。一塊巨石上竟是一惟妙惟肖的唐代仕女像,看上去脈脈含情、儀態萬方。見此者無不嘖嘖稱奇。
仙女池和“連心樹”
古棧道下就是仙女池。仙女池的一泓清碧,讓人聯想起仙女乘五色彩云降落在此沐浴的傳說。
相傳天上一位仙女經常偷偷到人間沐浴,久而久之,與茅芽溝一位姓汪的小伙子相識。兩人經常在老君洞約會。玉帝知道這件事后,就把這位仙女打下凡間,成全了他們。
有一年當地疫病流行,汪家夫婦上山采藥,治好了老百姓的病。后來,夫妻倆雙雙羽化成仙,和他們朝夕相處的金牛在一泉邊化作一石永留人間,旁邊的泉水被稱為金牛泉。金牛泉對面就是令人驚奇的千層巖,由于地質結構的獨特性,這里形成了自然奇觀。
汪家夫婦在人間時,給老百姓行醫治病,受到老百姓的愛戴。人們為了紀念汪家夫婦,就在茅芽溝為他們建造了汪神仙廟,汪家夫婦挖的井也被命名為仙女池。仙女池至今還有水,旱不枯、澇不溢。
仙女池旁邊有相傳是汪家夫婦親手種下的同心連理樹,也是他們愛情的象征。
連心人種連心樹。千年古樹很多人都見過,同心連理樹相信很少有人見到。
它有近20米高,樹干蒼勁有力,到上面分成兩株,在樹干中部,其中一棵樹的樹枝長于另一樹干內。傳說古時候,很多剛結婚的新人都會到這棵樹下叩拜,以示永結同心。
連理樹像兩個人伸開雙手互相擁抱,難分難離相依為命一樣,被稱為同心連理樹,也有人叫“連心樹”。
蜘蛛山的傳說
蜘蛛山上有紫荊林,山下是板栗林。選一個涼爽的清晨,記者一行爬上蜘蛛山,對著山嶺,大聲喊道:“喂,我們來啦!”“來啦,來啦!”聲音在寂靜的山谷間回蕩。
蜘蛛山的來歷頗具傳奇色彩。相傳祖師爺修行9999年成仙,一日下凡游至西南大山,只見山巒疊翠,云霧繚繞,溪水潺潺入耳,棠梨花開飄香,蜂蝶翩翩起舞,野兔跳澗百鳥鳴。祖師爺不禁嘆道:“名山大川無數,不比此山。”于是落下云頭,在此山一塊巨石上盤腿打坐閉目修行。
守山的蜘蛛精見祖師爺降臨,以為是自己的仙緣來了,欣喜若狂,圍住祖師爺連轉三圈。法力深厚的蜘蛛精每轉一圈,這座山就長高一層。當蜘蛛精轉完第三圈的時候,祖師爺醒了,見蜘蛛精圍著自己打轉,大山也拔高了,誤以為打擾了下界精怪的修行,蜘蛛精不歡迎自己,便立即駕云而去。
看著祖師爺遠去的背影,來不及解釋的蜘蛛精氣得身體炸裂,當場死去。蜘蛛精氣死時產生的怒氣把山都炸裂了,形成了亂石坡。蜘蛛精的尸體則化成至今仍栩栩如生的一碩大蜘蛛石。
此后,老百姓就把西南大山稱為“蜘蛛山”。
當地人說,蜘蛛山頗有一點靈氣,曾有民謠說“蜘蛛山帶帽,小伙計睡覺”。就是說,只要蜘蛛山上有云霧,就一定要下雨了。 從蜘蛛山東側向上走,就是棠溪源風景區海拔最高的水面“天池”。它有南北兩坑,方圓40多平方米,水深1.5米,池中水清澈見底,魚兒嬉戲。綠葉碧水,清秀亮麗。 越過天池,向上數十米,就是柏皇氏始祖當年居住的地方——古寨。
這座著名的古寨,傳說是柏皇氏部落所在地。為了緬懷始祖的功德,人們于1342年在此修建了正殿三間、東西殿各兩間的祖師爺廟。幾百年間,方圓四五百里的香客常到此敬香焚紙,車水馬龍,蔚為壯觀。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祖師爺廟會,更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由于久經戰亂,此廟于1884年秋被匪徒放火燒毀。但從山上石壁依稀可辨的雕刻、題詩,足以證明昔日古寨的輝煌。
黃瓜鑰匙和藏金洞
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山里銀子十八鍋 ,不在前坡在后坡。”
趙自洲老人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發生山窩里的傳說。
聽老輩人講,古時候有一家人姓黃,住在黃瓜川的山窩里,種了一畝黃瓜。這一天,一位南方商人路過。黃老漢給他摘了幾根黃瓜解渴。臨走時,南方商人指著瓜園里一根黃瓜對黃老漢說,“這個黃瓜你別賣給別人,讓它長夠一百天,到時候要多少錢我都給你。”
此后,黃老漢十分精心地看護這根黃瓜。等黃瓜長到第九十九天的時候,黃老漢出門了。他的老伴兒急著犁地,看到園子里長得異常粗大的黃瓜,心想差一天就100天了,應該沒多大問題,就把黃瓜拔了。黃老漢回到家發現黃瓜已經被摘掉也無可奈何。第二天,南方商人來了。一聽說黃瓜沒長夠一百天,他連連跺腳“你婆娘壞我大事”!他付給黃老漢一百兩銀子后就朝山里走去。
黃老漢覺得奇怪,就悄悄尾隨南方商人來到一個山崖前。黃老漢看見南方商人在崖壁上找到一處內陷的孔洞,將黃瓜插進去正轉三圈,倒轉三圈,嘴里念念有詞,只聽“吱呀”一聲,山崖上現出一道打開的石門。原來,這根黃瓜是打開這個隱形藏金洞的鑰匙。
只見洞里金光四射,一頭金驢拉著一盤金磨,正在磨金豆子。旁邊放著金面柜,墻上掛著金絲羅,一個金人正在磨金面,嘴里唱著“山里銀子十八鍋,不在前坡在后坡。”
南方商人走進藏寶洞,這也想要,那也想拿。就在他猶豫時,只聽石門響動,原來是黃瓜鑰匙差一天沒有長夠一百天,頂不住石門。眼看石門就要關住,南方商人慌忙抓了一把金豆子,跑了出來。剛跑出,就聽一聲巨響,石門關了起來,嚇得南方商人一身冷汗。
經過這場風波,南方商人再也不敢在此逗留,灰溜溜地跑回南方去了,從此再也無人敢打蜘蛛山寶藏的主意。
記者看到山里野生葡萄長勢喜人。趙自洲告訴記者,到夏天,選一個清涼的早晨,來到這里,撥開枝葉,就會看見一顆顆亮晶晶、又大又圓的野葡萄,像成串的紫瑪瑙一樣在眼前晃動。摘下一串塞進嘴巴,剎那間,那酸甜酸甜的汁液、那濃濃的果香,會讓你欲罷不能。
有的野葡萄枝蔓攀附在崖壁上,有的枝蔓爬到樹頂,從一棵樹向另一棵樹上蔓延。一株葡萄藤的主干比碗口還要粗。葡萄原產于歐洲、西亞和北非。中國漢代開始栽培葡萄。主干這樣粗的葡萄,不知已經在大山里默默生長了多少年。
這些棠溪源的一草一木,都和亙古無語的大山一樣,見證了棠溪源的喜怒哀樂和這片熱土的滄桑巨變。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