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巨災保險產品7月1日推出
摘要: 在6月28日舉行的“中國風險管理峰會-地震巨災保險”上,中國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主任劉峰表示,保險行業已成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共同體,集合行業承保能力參
在6月28日舉行的“中國風險管理峰會-地震巨災保險”上,中國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主任劉峰表示,保險行業已成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共同體,集合行業承保能力參與地震保險損失分擔,并開發了相關地震巨災保險產品,擬于7月1日正式推出。
劉峰介紹,我國地震巨災保險頂層設計已經基本完成,今年5月12日,中國保監會、財政部聯合印發了《建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實施方案》,保險行業成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共同體,集合行業承保能力參與地震保險損失分擔,提升行業協同運營管理能力,并以實施方案確立的基本思路和原則為基礎,經過多輪測算,多方研討,開發了質優價廉的地震巨災保險產品,擬于7月1日正式推出,為城鄉居民提供廣覆蓋、保基本的住宅地震風險保障。
“在《實施方案》的設計過程中,我們設定了精準的實施原則,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和保障民生。”中國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副處長張紅梅介紹,在國際上關于巨災保險的發展有三種模式,一種是政府推動發展的模式,第二是政府+商業的模式,第三種就是純商業運作的模式。一個國家的巨災保險的發展和各種保險業的發展以及居民的意識,以及相關硬件配套設施密切相關。經過綜合考慮和多年的研究,發現對中國來說,政府+商業市場運作的方式可能更加適合國情。
從地方試點情況看,各地巨災保險試點正在積極推進。深圳和寧波分別建立了保障范圍涵蓋臺風、暴雨、泥石流、滑坡等十多種自然災害的巨災保險;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開展政策性農房地震保險試點;四川省城鄉居民住房地震保險在綿陽、樂山、宜賓和甘孜四市(州)積極開展試點。
中國地震局震防司司長孫福梁表示,我國現行的地震災害救助主要依靠政府,建立地震巨災保險制度,是將單一的依靠政府救助的救災模式向多渠道多方位救助模式轉變,能夠增加救助力量,提高災區恢復重建能力,減輕在巨災面前政府的財政壓力。對于下一步的發展,他建議,應加快立法工作,通過立法確立地震等自然災害保險制度,明確政府、保險公司等各方在地震巨災保險制度中的職責和權限,規范地震巨災保險的實際操作。
此外,應該建立完善地震保險體系構架。從供求兩方面看,大地震發生頻率較低,公眾投保商業險的意愿不強,而一次大地震往往造成高額損失,保險公司很難單獨承擔賠付責任。因此,應在財政、政策上給予一定支持,如建立保險基金、減免稅收、財政補貼等,建立政府主導的政策性巨災保險體系。同時,應深入開展地震保險的基礎性研究工作。我國地震等自然災害風險地區差異性大,若實施強制保險,應當加強基礎研究,保證巨災保險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科學性。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