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招錄取:看“分”又看“人”
摘要:原標題:2016年高招錄?。嚎?ldquo;分”又看“人”綜合評價更有利于高校選出自己想要的學生,對選拔創新拔尖人才更加有效“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
綜合評價更有利于高校選出自己想要的學生,對選拔創新拔尖人才更加有效“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有利于建立更加靈活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選拔體系
進入7月,各地填報志愿陸續結束,即將進入高考錄取階段,“綜合評價錄取”“平行志愿錄取”“高職分類考試”等高招政策陸續實施。這些改革是否能夠打破分分計較、降低志愿填報風險、有助于選拔高技能人才?
綜合評價:助力打破“分分計較”
如何更全面、公平、有效地選拔人才,一直是我國高考探索的目標。2016年在北京、江蘇、浙江、山東、湖南、上海等省份提前批次錄取采取的“綜合評價”體系,就是這樣一種嘗試。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林曉接受采訪時表示,這種方式更有利于高校選出自己想要的學生,對選拔創新拔尖人才更加有效。“例如,有些學生會略有偏科,在現有高考體制下會吃虧,但是綜合評價等方式可以讓這些對某一科有較高天賦的學生有更多機會。”
多所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高校的招生辦負責人都表示,綜合評價錄取改革有助于打破“分分計較”,做到看“分”又看“人”,學校把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校測看成一次重要機會,精心設計更加符合學校人才培養理念的選才方案。復旦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校長助理、招辦主任丁光宏說:“這一改革與學校通識教育的培養理念、拔尖人才的培養計劃一脈相承。”
除了上述6省市外,多地也在積極探索綜合評價實施辦法,如寧夏回族自治區將從2017年起,試行推動高校在自主招生過程中,把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作為學校自主招生的參考。
評價體系的改變過程中,如何保證公平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在上海交通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校測現場,手機與網絡信號已全部屏蔽,考生組與專家組在監察人員監督下分別進行雙盲抽簽。
“學校招生監察小組全程參與招生工作,在報名、審核、測驗、面試等多個環節充分引入監督。”上海交通大學招辦主任鄭益慧說。
平行志愿:大大降低考生填報志愿風險
從2015年起,31個省份全面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平行志愿的特點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多次檢索、一次投檔”。平行志愿的幾所高校在投檔中只作為一個志愿,只享受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考生被投檔,即使被退檔,也不能再投到本輪投檔的其他高校。
中國人民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招辦負責人表示,考后平行志愿填報模式,大大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減少了在某個分數段考生的未錄、漏錄情況,讓考生有了更多元選擇。但是,考生和家長在填報時也需慎重考慮,建議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否則就可能被退檔。
高校招生負責人建議,考生主要根據個人規劃、興趣、高校專業實力和對專業的認知來選擇專業,就是選擇與自己興趣特長和發展規劃相契合的實力強的專業。
“知分大平行志愿填報方式,給考生創造了更多選擇適宜高校和興趣專業的機會。”北京師范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招生辦主任虞立紅說,對6所平行志愿高校,既要有爭取進入的理想高校志愿,又要有保自己不落榜的高校志愿。
相關人士建議,考生要以“沖”“保”“穩”的思路完成院校和專業的選擇、排序。以北京為例,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延續去年的考后“知分”“知線”“知排名”的大平行志愿模式。
高職招生:以“知識+技能”提升培養水平
實施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改革,目的在于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從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到《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近年來,我國高招逐步使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與普通本科考試分離,重點探索“知識+技能” 的考試評價辦法,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入學形式。
根據要求,2015年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要占高職院校招生總數的一半左右。統計顯示,去年高職分類考試招生數達到170萬人,首次超過高職招生計劃總量的50%。
業內人士認為,“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遵循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有利于建立更加靈活多樣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選拔體系,培養多樣化人才。
寧夏2016年啟動實施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積極推進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與普通高校相對分開。根據寧夏《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試行)》,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對象有三類: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普通高中畢業生、具有高級中等教育畢業同等學力的社會人員。

寧夏的考核測試方式有兩種:一是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考試,實行“文化基礎+職業技能”的評價辦法;二是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的考試,實行“文化素質+職業適應性測試”,參考綜合素質的評價辦法。
記者調查了解到,新的招生改革方案將學生的職業技能素養放在首位,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高職院校直接挑選出符合行業需求、專業發展的優質生源,同時學生也必須對自己要選擇的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基礎和潛質,從而提升高職生源與高職院校之間的“匹配度”。
一些職業教育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高職院校多而雜,特色不鮮明,實施分類考試改革可以使學生選擇范圍更大,從而倒逼高職院校辦出特色,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劉奕湛 仇逸 魏夢佳 艾福梅)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