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重組嚴字當頭促其回到服務實體經濟正途
摘要:原標題:并購重組嚴字當頭促其回到服務實體經濟正途 不可否認,并購重組審核趨嚴已經成為事實:上周,共計有5家公司的并購重組申請未獲得通過,否決率高達26.3%。 這
不可否認,并購重組審核趨嚴已經成為事實:上周,共計有5家公司的并購重組申請未獲得通過,否決率高達26.3%。
這在以前是從未出現過的。
不妨與今年上半年的情況進行對比:125家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申請中,未過會的只有8家,通過率為93.6%。
也正是對并購重組審核的越發嚴格,有資深投行人士稱“已經切身感受了監管層的變化,再也不能抱著僥幸心理,去試探監管底線了”。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6月17日,證監會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繼2014年11月份之后的又一次修改,重點是進一步規范借殼上市的行為,促進市場估值體系的理性修復,繼續支持通過并購重組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引導更多資金“脫虛入實”。
與之前窗口指導、“一事一議”不同的是,此次修訂重組辦法從立法角度細化了借殼上市的標準。完善借殼上市的界定標準,通過配套融資的取消、股份鎖定期的變更等壓縮借殼上市的套利空間,并增加對規避借殼上市的追責條款、規定公司及大股東違法違規將不能被借殼。
從2013年初露鋒芒到2014年百舸爭流,再到2015年全民盛宴,A股市場上的并購重組似乎在一夜之間走向火爆,并且花樣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運作技法在批量造富之時,還夾雜著暗藏風險的創新手法。
創新誠然重要,但底線不能缺失。遺憾的是,在精妙的各色方案中,刻意規避監管、無視投資者利益的案例層出不窮。因此,對于這種行為,就只能是一個字:嚴。
我們看到,除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申請的審核愈發嚴格,滬深兩大交易在這方面的監管同樣是嚴字當頭。
比如,上交所將并購重組預案等信息披露納入事后重點監管的范疇,對“忽悠式”、“雙高(高估值、高承諾)”類重組以及規避借殼類重組加大問詢力度,著力強化風險揭示。同時,加大了并購重組違規的事后問責力度,集中處理了一批重組信披違規及與之有關的濫用停牌行為。7月份,共對16家上市公司的重組預案進行了事后問詢,共提出297個關注問題,要求中介機構發表意見283項,要求公司補充提示重大風險61項。其中,重點關注規避重組上市認定標準、標的資產估值的合理性、盈利預測和補償承諾的可實現性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違規行為。
深交所最近發文,點名針對“虛擬現實”、“石墨烯”等熱點題材重組事項,保持高度敏感,督促公司準確、完整地披露具體情況和對公司的影響,并對存在的風險進行充分揭示,同時細化停牌冷卻、內幕交易核查制度,果斷遏制市場炒作。
對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嚴字當頭,筆者認為這是好事。因為只有明晰規則、激濁揚清,A股并購重組才能回到服務實體經濟正途,也只有如此,資本市場才能真正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