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溝鎮傳承紅色精神 打造中原名鎮
摘要:竹溝鎮位于伏牛山和桐柏山余脈交會處,抗戰時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是新四軍二、四、五師發源地,劉少奇、李先念等六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上百位將軍在此工作
竹溝鎮位于伏牛山和桐柏山余脈交會處,抗戰時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是新四軍二、四、五師發源地,劉少奇、李先念等六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上百位將軍在此工作和戰斗過,素有“小延安”之美譽。省道S334路、商桐路呈“十”字型交匯通過,新(蔡)(泌)陽高速橫貫全境,高速下路口距鎮區不足
紅色竹溝名揚四方
近年來,竹溝鎮堅持傳承紅色文化、唱響紅色精神、挖掘紅色內涵、打造紅色名鎮,紅色竹溝曾先后迎來胡錦濤、朱镕基、李克強、汪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前往視察并指導工作。
今日的竹溝,早已走出了“老區即是窮區”的窘境。在大力實施脫貧攻堅的進程中,竹溝鎮堅持不懈地實施城鎮化帶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經濟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既發展經濟又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之路。先后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河南省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特色鄉鎮”、“河南省雙十佳鄉鎮”、“河南省旅游景觀名鎮”、“ ‘金銅山’國家高香氣優質煙葉種植基地”、“河南省十大中藥材種植基地”、“河南省衛生鄉鎮”等榮譽稱號。
近三年來,竹溝集鎮進行高質量整體設計規劃,不斷拉大集鎮框架。投入1600多萬元對鎮區10條道路進了硬化改造,配套了排污設施;建成占地20畝濕地污水處理設施兩處;安裝路燈191盞,栽植綠化樹936棵,綠化帶
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竹溝鎮確立了“旅游強鎮”的發展戰略,借助紅色旅游的引力優勢,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紅色旅游的補充,做活紅色游、生態游、鄉村游。打造“提琴之鄉”,成立了提琴協會,目前竹溝人生產的提琴占國內提琴產量 60% ,純手工制作的“提琴產品”受到廣泛青睞。做活特色種養業,連續七年被市政府授予“煙葉生產先進單位”,是河南省十大中藥材種植基地之一,形成了一個集山羊養殖、育肥、梳絨、中轉為一體的產業鏈,原生態飼養的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品牌—“確山黑豬”肉質鮮美,廣受歡迎。
生態良好和諧宜居
竹溝鎮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這個核心,把生態理念貫穿城鎮化建設的全過程,打造和諧宜居的美麗竹溝。立足紅色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主導產業培育,制定了《確山縣竹溝鎮總體規劃(2014—2030)》,合理規劃生產、生活、生態等空間布局。
針對總體規劃提出的“保護一個老區、改造一個舊區、建設一個新區”發展目標,竹溝鎮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傳統的“老區”進行保護性開發,使街道、建筑、景點的布局與紅色旅游相吻合,體現了歷史風貌和人文價值,實現了景城融合;對商貿為主的舊區,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重點改造臟亂差的面貌,打造了環境優美的經營環境;對規劃新區,以打造美麗宜居為主線,進行高標準規劃、建設,拉大框架,規范道路,強化街區管控,切實提升城鎮品位。
實行嚴格的天然林保護措施,保護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完成了村莊布點規劃,科學確定了中心村和需要保留的特色、傳統村落。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實施以改路、改房、改水、改圈、改廁、改灶為重點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堅持保護自然生態、人文景觀,體現農村特色,保留鄉村風貌,著力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竹溝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黃石頭莊列入“河南省傳統村落名錄”,鮑棚村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美麗鄉村”。
傳承文明提升品位
竹溝鎮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和記錄,對境內的12處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省級各有1處),劃定了保護區域,實行嚴格管控,確保了文物得到較好的保護。發源于竹溝的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確山鐵花”得到了活態傳承,近年來多次應邀在祖國大江南北演出,央視《遠方的家》欄目進行過專題報道。
為弘揚紅色文化、打造紅色產業,竹溝鎮實施了竹溝革命紀念館擴建工程,修復了延安街的歷史風貌,深挖紅色旅游的內在底蘊和個性特色,紅色革命傳統文化得到了弘揚。竹溝革命紀念館成為了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至目前,全鎮旅游從業人員 4000多人,建有農家樂賓館147家,觀光農業、采摘農業方興未艾。竹溝鎮生產的提琴不僅享譽國內,而且打入歐美、西亞市場,年出口創匯1000余萬美元。全鎮每年種植煙葉8000畝、中藥材1.5萬畝。竹溝作為中原地區最大的生態羊保養、繁育基地,已達到了每年外銷山羊150萬只的規模,全鎮山羊產業每年收入在2億元左右,解決了6000余當地農民就業。
社會進步民生改善
竹溝鎮對集鎮的8條街道進行升級改造和完善配套工程,形成“三縱五橫”的路網架構;農村道路實現了組組通水泥路,大大提升了群眾的出行條件。
加快推進小城鎮供排水、通訊、電力、金融、物流、醫療、教育、環衛等公用設施建設,做到了配套齊全。
按照“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則,推進鎮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實現了“六個有”,即有一個完善的鎮級衛生服務體系、一個公共文化活動中心、一所敬老院、一個連鎖超市、一個農產品交易市場、一個汽車客運站。
竹溝鎮始終堅持科學發展的理念,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發展中始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尊重群眾意愿,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因勢利導,強化服務。注重發揮城鎮的輻射帶動效應,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全民文明素質,以愛民為民惠民的情懷,開展脫貧攻堅,帶領當地群眾早日步入小康社會。
在城鎮東建設城東新區,不斷拉大城鎮框架,增強城鎮承載能力,各項配套設施同步跟進,一個規模增大、功能增強、魅力彰顯的新竹溝即將呈現在人們面前。(卓繼承)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