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下兩難 震蕩中關注三大投資“穩定器”
摘要: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箱體震蕩、存量博弈的特征中短期難以改變。在結構性行情中,題材股或蘊藏著較大機會 ■本報記者 張 穎 近期,A股市場呈現窄幅震蕩,上下兩難的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箱體震蕩、存量博弈的特征中短期難以改變。在結構性行情中,題材股或蘊藏著較大機會
■本報記者 張 穎
近期,A股市場呈現窄幅震蕩,上下兩難的態勢。上周大盤先揚后抑,成交萎縮,尤其是上周四,上證指數全天震蕩幅度僅為0.42%,創下近14年的新低。截至上周五,上證指數報收于3078.85點,周K線微漲0.37%,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上周累計漲幅分別為1.15%和1.48%。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市場箱體震蕩、存量博弈的特征中短期難以改變。在結構性行情中,題材股或蘊藏著較大機會。
市場面 縮量震蕩上下兩難
近期大盤年線久攻不下,使得市場看漲情緒走弱。持續縮量更使得指數進退維谷,市場一致預期的變盤節點也遲遲未出現。尤其是上周三,上證指數小幅放量上漲,但仍沖擊3100點未果,再次顯示出年線附近壓力重重,投資者觀望情緒明顯加重。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市場熱點輪動頻繁,實際上反映了市場的弱勢格局。箱體震蕩意味著“上有頂、下有底”。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極度縮量震蕩時,變盤時點就在眼前。如5月份超過15個交易日的縮量盤整被一根放量長陽打破,7月中旬滬指在3100點附近盤整數日,隨后出現明顯下探。
圖形上看,從8月16日3140點算起,上證指數已調整19個交易日。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距離下一個變盤時間窗口不遠了。最多21個交易日,便會迎來變盤點。由于本周僅有三個交易日,最遲中秋節后,市場將會選擇方向,磨人的行情即將結束。
政策面 堅持依法從嚴全面監管
政策面上,近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給“炒殼”降溫,促進市場估值體系的理性修復。
9月1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七次會員大會在上海召開。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出席大會并講話。他強調,要牢牢把握“五個堅持”,堅持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重要理念,堅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基本底線,堅持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放在突出位置,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根本宗旨。
另外,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3%。業內人士認為,8月份CPI同比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豬肉價格大幅上漲所導致。在物價溫和的狀態下,宏觀政策更應平衡好穩定增長和防范資產價格泡沫的雙重問題。
資金面 貨幣政策更趨穩健
在存量資金博弈中,兩市兩融余額持續增加。截至上周四,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9078億元。與前一周相比,兩融余額增加84億元。
與此同時,上周公開市場共有39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7天期2100億元,14天期1800億元,央行上周共開展了2400億元逆回購,由此上周公開市場凈回籠1500億元。此外,上周還有1232億元MLF到期,央行提前超額續作了2750億元MLF。
市場人士指出,盡管上周央行MLF超額對沖1518億元,釋放出在“雙節”前維穩流動性的意圖。總體來看,央行依然著重維持資金面平穩格局,貨幣政策更趨實質穩健。
技術面 3050點獲得支撐
目前短、中、長期所有的均線都在3000點上下,呈現收口、粘連的特征。根據以往市場經驗來看,當收斂到極限后可能會形成新的方向。另外,近期市場三次考驗3050點均獲得支撐,向上嘗試的動力開始增強。盤面顯示板塊和個股的賺錢效應有所增加,但是尚未全面轉暖。申萬宏源預計3100點上方阻力仍然不容忽視,一方面3140點是八月的高點,另外,3150點是年初下跌以來的反彈半分位,技術上具備較大阻力。
另外,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上證指數在3000點附件反復磨底是大概率事件。也有些認為,目前政策、利率、外圍市場波動都可能成為指數破局的因素。無論怎樣,在結構性行情中尋找投資的“穩定器”更為關鍵。
對此,興業證券提出尋找“核心資產”,即“全市場先導性行業中最具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優勢的代表”,并認為“這一類資產具有良好的上漲彈性和抗跌性,能夠穿越周期,是長期取得穩定超額收益的優質資產”。
另外,興業證券還表示,核心資產的產生關鍵在于其背后的三大驅動:政策驅動、模式驅動和創新驅動。在三大驅動下,建議關注以下三大先導性產業中的細分領域:首先是高端制造業,包括大數據、三元電池、智能制造、IDC、分布式光伏、專網通信、水務處理、光通信、半導體、智能汽車產業鏈;其次是現代服務業,包括體育、智慧旅游、供應鏈管理、泛娛樂、廉價航空、售電側服務、高端旅游服務、農業現代化;最后是移動互聯產業,包括VR、在線旅游。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