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僅剩15個交易日 六因素將擾動年底市場
摘要: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股指短期有所企穩,但市場整體做多氛圍并未恢復,年底不確定因素仍將擾動市場 上周A股市場呈現大幅低開,隨后逐步反彈的格局。從上周K線形態來看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股指短期有所企穩,但市場整體做多氛圍并未恢復,年底不確定因素仍將擾動市場
上周A股市場呈現大幅低開,隨后逐步反彈的格局。從上周K線形態來看,上證指數三陽夾兩陰,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潮涌動:既經歷了上周一、上周二的驚魂一跳,也經歷了上周三的奮力反彈,上周四一根陰線,一度令市場瀕臨絕望,上周五卻再度展開強勢反擊,并一舉填補了上周一留下的跳空缺口。有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僅剩15個交易日,盡管股指短期有所企穩,但市場整體做多氛圍并未恢復,而年底不確定因素仍將擾動市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召開
根據往年慣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在12月中旬召開,對來年的經濟工作提出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值得重點關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規格最高的經濟會議。有分析人士預計,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圍繞控制金融風險、防通脹、促改革等方面展開,同時,明年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變化也是市場關注焦點。
美聯儲周三召開議息會議
本周市場關注焦點之一是美聯儲議息會議的召開。12月14日,美聯儲召開12月份議息會議,在會議上加息的市場普遍預期,本周三將塵埃落定。
有分析人士指出,若美聯儲宣布加息,實際上意味著兩點,一是經濟已經到了能夠承受加息的境地,這是好的跡象。二是對于資本市場來說這是一個利空出盡的時機,因為意味著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美聯儲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而能夠給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一個喘息的機會。而經歷了大幅調整之后的A股,或將展開向上的變盤突破,或許借助美聯儲議息的時機,完成此次行情的變盤。
綜觀歷史,每次美聯儲加息兌現之后,資本市場往往會向反方向變動。由此,與其擔心美聯儲加息和人民幣貶值,還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到A股本身。
11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將公布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11月份,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2.3%;PPI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3.3%。有人士分析表示,當前物價處于溫和上漲狀態,CPI同比漲幅處于3%以內的可控范圍,PPI的持續上升,對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具有積極意義。
本周,11月份其他各項主要經濟數據都將全部揭曉。包括周一公布新增人民幣貸款增速、社會融資規模、M1、M2;周二公布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情況;周三公布全社會用電量。各主要宏觀經濟數據的出臺,將對年底市場產生重要的刺激和影響。
年底資金面顯得捉襟見肘
最近,國債期貨頻頻跳水,資金面隱憂再度襲來。同時,臨近年末,理財、票據等與股市資金面或機會成本相關的利率也開始有所上升。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央行一連串的動作似乎就是隱形的加息,資金收緊或強壓12月份整體股市的走勢。
盡管12月5日深港通正式開通,并且呈現北上資金的熱情高于南下資金的局面,但深股通首日只使用了27億元,占總額度的20.77%,有103億元的額度尚未使用,與當初滬港通已全部用盡相比,說明首日外資布局A股的意愿并不強烈。這種波瀾不興的狀態,短期A股的資金面很難因為深港通而得到改善。
基金年末排名戰悄然打響
目前距離年底行情收官僅剩下15個交易日,基金排名大戰已經悄然打響。從以往經驗來看,公募基金為了爭奪排名,常常使出百般武藝,而出手拉抬自家所持的獨門重倉股不失為較為有效的一招,這往往會給相關個股帶來短線投資機會,由此對年底市場帶來一定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12月份將迎年內解禁高峰
近一個月有近40家上市公司大股東發布減持計劃,年末A股或會掀起套現潮。《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和明年1月份分別為當年解禁規模最大月份,解禁規模總計8148.75億元。12月份后兩周將迎來年內的解禁高峰,周解禁規模均超過900億元和17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兩月解禁中,首發原始股東解禁股和定增配售機構解禁股占據絕大份額。
12月份后兩周將迎來年內解禁高峰,首發原始股東解禁股和定增配售機構解禁股占據絕大多數,機構股東退出動力較強,再加上目前新股發行節奏明顯加快,都將給A股12月份行情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記者 張曉峰)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