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金融 財經新聞 國際財經

用“金融活水”澆開“扶貧之花”

2016-12-26 08:58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xmx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用“金融活水”澆開“扶貧之花”——汝南縣金融扶貧工作紀實通訊員 朱曉吾打贏脫貧攻堅戰,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國家長治久安,是我們黨對

用“金融活水”澆開“扶貧之花”

——汝南縣金融扶貧工作紀實

通訊員 朱曉吾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國家長治久安,是我們黨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

金融作為經濟的血液,在扶貧開發、脫貧攻堅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金融扶貧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增加扶貧投入的重要渠道,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所在。

基于此,汝南縣委、縣政府近年來緊緊圍繞“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要求,積極探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新路子,不斷創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新模式,使扶貧工作由過去的“獨角戲”向“大合唱”轉變,扶貧方式由過去的“漫灌式”向“滴灌式”轉變,扶貧功能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汝南縣政府金融辦緊緊圍繞全縣脫貧攻堅工作,認真實施“三個轉變”,積極動員全縣銀行業各家金融機構,強化責任擔當,以堅定的信心、堅決的行動、堅實的舉措全力做好金融扶貧工作,充分發揮金融支撐和造血功能,為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有力助推了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有序開展。實踐證明,金融扶貧為汝南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注入了強勁動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了新鮮活力。

變“獨角戲”為“大合唱”,唱響“金融扶貧”好聲音

過去,扶貧工作是單打獨斗,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效果不明顯。

如今,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汝南縣政府清醒地認識到,精準扶貧絕非一幕“獨角戲”,面對全縣貧困村差異化、多樣化等現狀,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社會團體等社會各界唯有發揮合力、優勢互補,才能唱好脫貧攻堅的大合唱,才能打好精準扶貧的整體戰。尤其是金融機構,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過程中顯得更加重要。

今年以來,汝南縣政府高度重視金融扶貧工作,把金融扶貧列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持續強化監管引導、推動優化金融扶貧工作機制、引導加大扶貧信貸投入、創新金融扶貧方式方法,為全縣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全縣金融扶貧“大合唱”唱出好聲音,汝南縣政府先期撥付專項財政資金30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金,向全縣扶貧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村致富帶頭人和創業貧困戶等投放貸款的金融機構提供風險補償;貧困戶凡是貸款5萬元以下的,按照“兩免一補”扶貧優惠政策,免抵押、免擔保;政府、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四家簽訂協議,風險共擔。同時,縣政府出臺并印發了《汝南縣金融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常務副縣長馮磊堅持雙月主持召開一次金融扶貧工作聯席會議,縣政府金融辦主任王國鵬堅持每月召開一次金融扶貧工作例會和半月召開一次金融扶貧推進會。通過開好“三個會”,既交流了成功的經驗,又提出了問題和推進辦法,各家金融機構互相學習、互相借鑒,進一步推動了全縣金融扶貧工作創新發展。

由于脫貧攻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汝南縣政府金融辦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總體部署,認真謀劃,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積極協調各家金融機構,從貧困群眾最關心、最急需解決的資金問題入手,找準金融扶貧著力點,全力以赴搞好金融服務。該縣農村信用聯社在全縣各村均設立了金融服務網點,中原銀行在該縣留盆鎮設立了支行,郵儲銀行推出了“惠農貸”和惠民扶貧貼息小額貸款等信貸產品,支持貧困戶脫貧致富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扎實推進金融扶貧工作,唱響“金融扶貧”大合唱,為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變“漫灌式”為“滴灌式”,用“金融活水”澆開“扶貧之花”

在金融扶貧工作的實踐中,汝南縣的決策者們認為,“大水漫灌”不如“精準滴灌”。過去扶貧實行“大水漫灌”,不能精準扶貧到位,甚至出現了扶貧對象重復、扶貧效果反彈等亂象,致使扶貧工作一度陷入“年年扶貧年年貧”的窘境。要想提升金融扶貧效率,關鍵是要突出“精準”,避免“撒胡椒面”。

今年以來,汝南縣一改過去的“漫灌式”扶貧為現在的“滴灌式”扶貧。縣政府金融辦把金融扶貧的重點任務,精確地瞄準在全縣精準識別的76個貧困村、15863戶貧困戶、47573口貧困人口。全縣各金融機構組織幫扶人員進村入戶,進一步發揚“挎包精神”,精準沉到村、精準扶到戶,一戶一臺賬、一家一規劃,對貧困農戶開展深入調查,重新進行建檔評級,確定能不能貸、貸多少、怎樣貸的問題。同時,深入分析貧困戶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梳理出因病、因災、因殘、缺資金、缺技術等具體原因,對精準識別的貧困人口進行分類,選出其中有勞動能力也有勞動意愿的貧困戶作為金融扶貧開發對象,推薦到金融幫扶名單。圍繞“精準”二字,確保把“金融扶貧”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扶到最需要扶持的地方,把“金融活水”真正滴灌到“窮根”上。

扶貧工作千難萬難,最難的是資金。汝南縣金融機構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加大金融扶貧力度,精準對接扶貧項目。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原則,逐戶落實幫扶對策和信貸支持措施,建立精準扶貧金融服務檔案,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不斷加大金融機構對全縣脫貧工作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推進金融產品、服務方式創新,切實解決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資金缺”、“貸款難”問題。截至今年10月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評級授信戶數16612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4013戶,發放貸款總額6000多萬元,2016年全縣擬定1.5568萬貧困人口脫貧。

變“輸血式”為“造血式”,為脫貧攻堅注入新鮮活力

如何做好“金融扶貧”這篇大文章,真正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汝南縣的做法是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對貧困人口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

過去,“輸血式”扶貧雖能解決一些貧困戶眼前的生產生活困難,但容易讓被扶貧對象產生“等靠要”依賴心理,從長遠角度看,“輸血式”扶貧也無益于本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汝南縣從根本上改變過去政府“一頭熱”和“撒胡椒面”的扶貧模式,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激活了貧困人口發展生產的內生動力。

汝南縣是全省無公害蔬菜基地縣之一,蔬菜種植歷史悠久,品質得到廣泛認可。因此,在金融幫扶下,汝南縣結合實際,充分發揮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的放大效應,通過“金融+企業+農戶”、“金融+合作社+基地+農戶”、“金融+產業+農戶”等方式,帶動了一大批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據統計,目前全縣通過銀行貸款扶持和培育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農民蔬菜專業合作社52家,家庭農場6家,蔬菜種植大戶136家,新建蔬菜種植基地8個,已有4300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輻射帶動貧困人口1.2萬人。

眼下,盡管是寒冬時節,但在汝南縣金鋪鎮貧困村的前張村,那一排排標準化蔬菜大棚在村南頭整齊鋪開,棚里的黃瓜、辣椒肥碩喜人。這是通過銀行貸款支持發展起來的產業,也是金鋪鎮運才種植合作社與思念集團合作成立的專業蔬菜生產基地,占地1000余畝,共建有日光溫室15座、大棚200座,蔬菜品種10多個,年產優質蔬菜800萬噸,被思念集團定為中國區第二大蔬菜專業生產基地,預計每個大棚的年收益在10萬元左右,每個貧困戶年增收8000多元。

 

 “金融活水”潤農戶,扶貧拓開幸福路。伴隨著脫貧攻堅的鏗鏘腳步,汝南縣政府金融辦積極帶領全縣銀行業各家金融機構,滿懷信心地奔波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用心血和汗水將“金融扶貧”這篇大文章做好做精,不僅為全縣貧困群眾送去了解一時之渴的“及時雨”,更為他們托起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厂| 左贡县| 乌苏市| 汪清县| 齐齐哈尔市| 石门县| 彝良县| 南和县| 利津县| 岚皋县| 通道| 汉沽区| 运城市| 桦川县| 白山市| 绥江县| 定陶县| 伊川县| 绥棱县| 南华县| 江阴市| 巩留县| 吉木乃县| 壤塘县| 南通市| 滦平县| 广水市| 大宁县| 新安县| 龙里县| 十堰市| 西城区| 建瓯市| 临沧市| 唐山市| 扶余县| 瓦房店市| 建昌县| 上饶县| 长汀县| 遂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