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投資信號 五大主線掘金受益股
摘要:“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余額預期增長均為12%左右&r
“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余額預期增長均為12%左右”在3月5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預期達到的多項重要經濟指標。
除了這些重要數據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就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促進消費穩定增長、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諸多方面作出了部署。這些重要信息究竟釋放出了哪些投資信號,將對股市帶來哪些影響?
讀報告
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
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走過的路很不尋常”,最終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十三五’實現良好開局”。對于新一年經濟增長主要預期目標,報告指出,2017年GDP增速為6.5%左右,M2預期增速12%,CPI3%左右,財政赤字率3%,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
針對今年報告將2017年GDP增速目標從2016年6.5%—7%的具體區間,進一步調整為“6.5%左右”,國泰君安分析稱,“范圍更寬,彈性更大”;同時,意味著宏觀調控的多重目標體系可能取代增速底線思維。其進一步指出,2017年經濟“上行頂”在通脹和資產泡沫,“下行底”在就業,對環保的重視提高到更高層次,經濟增速的彈性將加強,目標體系的建立有利于防風險和推進改革速度。“穩增長的重要目的是為了保就業和惠民生。”
來自招商證券的觀點則認為,下調至“6.5%左右”,看似降低了增長要求,但今年增長目標底限思維更加明確。“6.5%的底限既是2020年完成兩個翻一番目標的內在要求,從當前經濟形勢看,也具備超額完成目標的基礎,外需恢復、投資需求回穩態勢明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效應逐步顯現使得政府在增長方面更有底氣。”
同樣,九州證券也稱此次GDP目標下調,是GDP目標的首次“主動下調”,與2012—2016年的“被動下調”有根本性區別。同時,GDP目標下調,也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開了空間,避免出現被GDP目標束手束腳的局面。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強,特別是處置“僵尸企業”的力度可能超過市場預期,這可能會帶來信用債投資“國企信仰”的徹底改變。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貨幣政策方面,報告表示,“今年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提高預見性、精準性和有效性,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明確了“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2017年M2增速從2016年目標的13%左右下調到12%。
就報告整體來看,東方證券分析稱,報告傳達的總基調仍是穩中求進,著重強調平衡,主要還是基于前段時間整個市場的金融風險暴露,做更好的風險防控;大資管時代即將來臨,對監管層和機構來說,2017年將是具體落實的一年;另外,理財和影子銀行等的確需要去杠桿。
談影響
“兩會”后市場走勢或回歸自身
基于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業界普遍指出,對經濟增長有信心,這將有利于股市長期穩健前行。
其中,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長期看好中國股市健康牛。股市的表現更多地還是看企業的基本面情況,中國經濟企穩態勢明顯,且更加重視提高制造業質量、降低企業成本、企業盈利持續改善帶來的股市“健康牛”,尤其是大盤藍籌股、行業龍頭股將是良好的投資機會。
無獨有偶,來自巨豐投顧的觀點也認為,2017年A股全線復蘇可期。一方面,創業板不會持續寒冬,春天終會來臨。另一方面,權重股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來到。A股2017年將展開恢復性上漲,看好股市的邏輯主要源于經濟基本面溫和復蘇帶來的企業盈利增速和估值修復。
不僅如此,市場還有許多增量資金的期望,比如養老、社保、險資等“國家隊”資金,還有QFII等外資的不斷進場,滬港通、深港通也已順利開放,市場后期將不差錢。
除此之外,目前市場內部也呈現出較多的利好因素。比如,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據統計,截至2月已披露業績快報的中小創公司共有1292家,其中“報喜”的比例超過七成,主營業務推動和重組并表是主要的業績推手。
產業資本增持積極,自2017年1月1日至2月27日,滬深兩市共有232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和高管增持公司股份,合計凈買入16.81億股,增持參考市值約196億元。
隨著大盤持續回升,投資者情緒也在持續轉暖。最新數據顯示,證券市場保證金上周凈流入321億元,實現連續4周凈流入。同時,融資融券余額重回9100億元上方,滬股通持續凈流入。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讓市場糾結的不確定因素主要集中在內部“嚴監管”和外部市場的不確定預期上。不過從市場走勢看,市場資金對“嚴監管”的解讀趨于正向,更多場外觀望資金有望借短期震蕩流入市場,而各方面數據的明顯好轉也為資金流入提供了支持。由此來看,反彈行情仍具備基本面和資金面的支撐,中期上行趨勢仍未改變。
找機會
熱門主題將持續發酵
近年來,一些“新熱點”在兩會后表現也十分給力,比如2014年的“一帶一路”、2015年的“互聯網+”、2016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最好的佐證。雖然上述議題都不是“兩會”上首提,但當年“兩會”上分別有著墨增加的表述。伴隨后續政策的層疊推進,使這些“兩會”熱點成為貫穿當年的“大主題”。
2017年兩會已經開幕,政府工作報告也已出爐,近期哪些熱門主題會借助兩會春風繼續發酵?抑或是一批新主題投資機會將要誕生?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不難發現,去產能、國企改革等仍然是當前的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伴隨著去這兩者的推進,鋼鐵、煤炭、電力、石油等行業有望在2017年迎來新機遇。而作為歷屆“兩會”持續關注的重點,“一帶一路”、新興產業、環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民生改善等領域也頗受關注。
來自天風證券的投研觀點認為,“一帶一路”是今年確定性最強的熱點,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3月“兩會”、5月高規格“一帶一路”峰會,以及十九大等時間窗口內都有可能出現超預期亮點,和PPP、基建相銜接,催化劑會不斷涌現。
同時,從2017年各省發布的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可以看出,“一帶一路”沿線省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普遍較高,特別是新疆和福建兩大核心區,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達到50%以上和15%左右,高于全國平均增幅。另外,中巴經濟走廊進展較快,新疆作為門戶和承接點是“一帶一路”中邏輯最好的區域,戰略落地必將提升區域內基建水平,補基建短板。整體看,新疆板塊行情雖已啟動但應遠未完結,后續熱點將會持續發酵,積極關注新疆基建投資,尤其是彈性最大的水泥股票如天山股份和青松建化等。
另外,有望在“兩會”期間受到追捧的還有國企混改主題。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抓好電力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開放競爭性業務”。
對此,機構分析指出,時至今日,國企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部分領域被認為是國有壟斷型行業,該領域混改對整個混改乃至國企改革有著示范作用。今年混改主題有望借力“兩會”春風,繼續受市場青睞,建議重點關注軍工板塊、油氣板塊、電力板塊等。
五大投資主線及受益股
去產能受益股
報告相關表述及解讀
要扎實有效去產能。分析認為,去產能的主要焦點在鋼鐵和煤炭等行業,規模較大,技術相對較先進的行業龍頭企業可能反而受益于行業去產能。
受益股
寶鋼股份、河鋼股份、太鋼不銹;中國神華、陜西煤業、西山煤電等。
國企改革受益股
報告相關表述及解讀
今年要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抓好電力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開放競爭性業務。
受益股
長江電力、中國核電、華能國際;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上海石化;大秦鐵路、廣深鐵路;中國國航、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中國聯通、號百控股;中國重工、上海電氣、中航飛機等。
新興產業受益股
報告相關表述及解讀
要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今年網絡提速降費要邁出更大步伐,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
受益股
撫順特鋼、久立特材、鋼研高納;東方精工、江南華工、楚天科技;富春通信、宜通世紀、通宇通訊;亨通光電、特發信息、烽火通信等。
環保受益股
報告相關表述及解讀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
受益股
先河環保、龍凈環保、菲達環保、三聚環保、雪浪環境;比亞迪、亞星客車、方正電機、多氟多等。
健康中國建設受益股
報告相關表述及解讀
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在全國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適應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加強生育醫療保健服務。支持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發展。
受益股
海虹控股、萬達信息、和佳股份等;江南高纖、中順潔柔、貝因美;云南白藥、馬應龍、片仔癀等。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