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抱團取暖”消費股 散戶跟風要慎重
摘要: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楊欣)隨著2016年上市公司年報陸續披露,各大機構去年四季度投資布局情況逐漸顯現。其中大消費概念股被各機構大鱷扎堆持股。不過,機構抱團持股的熱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楊欣)隨著2016年上市公司年報陸續披露,各大機構去年四季度投資布局情況逐漸顯現。其中大消費概念股被各機構大鱷扎堆持股。不過,機構抱團持股的熱門股很大程度上也會面臨機構集中拋售的風險,畢竟目前機構獲利已大,波段性調整出現的概率很高,散戶盲目追高會有風險。
機構稱利好還未兌現
數據顯示,2016年開始公募基金開啟了一輪大的風格切換,對業績和估值逐漸看重,對消費股逐漸加倉。到2016年四季度,基金重倉股中消費股占比已經達到23.2%,接近歷史最高峰。
此外,從目前已經公布的2016年年報情況中QFII持股情況看,基本一半為主板個股一半為中小創個股,但風格上更偏愛大消費類個股。截至去年年底,QFII持倉金額最高的公司為福耀玻璃,持有市值第二大和第三大的個股是湯臣倍健和西藏珠峰。除湯臣倍健外,去年四季度新進力度較大的還有兩只醫藥行業個股——上海凱寶和千金藥業。
社保基金也偏愛消費股,其中持有房地產、醫藥、零售、紡織、其他金融業等較多。
盡管消費股近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漲幅,但機構人士似乎仍看好后市。三月經濟數據不差,中游企業盈利有望持續改善,大量上市公司尚未公布年報和一季報,目前應該算是利好未兌現。
選消費股宜重“品牌”
資深市場人士劉先生認為, 2003年以來,基本上在每次A股出現趨勢性調整階段,主動偏股基金都會加大對消費股的持倉,例如醫藥生物、食品飲料、紡織服裝、一般零售等,最終消費股的持倉一般會占到總持倉的三分之一。
有謹慎派人士認為,隨著很多消費股估值的明顯提升,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已經越來越小。
中信證券市場人士陳慕林認為,行業成長空間、行業增速、行業增長的持續性、估值和市場預期應該成為投資者篩選個股的硬性指標。
尤其要關注“品牌”效應,品牌是消費股得以基業長青的重要因素之一。擁有被市場認可的品牌和一批忠誠的消費者是消費股的重要基礎。消費類公司中,在擁有強大品牌的基礎上若能擁有細分行業中最強大的優勢,那么這將進一步加大這個企業安全邊際。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