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呼喚共享文明
摘要:原標題:共享單車呼喚共享文明這個清明小長假,西湖景區不僅被游人擠爆,還因數以萬計的“共享單車”刷屏。兩萬輛共享單車涌進景區,讓西湖景區瞬間“淪陷&
這個清明小長假,西湖景區不僅被游人擠爆,還因數以萬計的“共享單車”刷屏。兩萬輛共享單車涌進景區,讓西湖景區瞬間“淪陷”。五顏六色的單車,見縫插針、東倒西歪、胡亂停放,原本寬敞的人行道,竟一時間“無路可走”。打開微信、微博,隨便一刷便是“共享單車擠爆西湖”的圖文,秀美西湖憑空多出一塊“爛瘡疤”。
其實,這已經不是西湖景區第一次被游人和共享單車“擠爆”。就在10天前的那個周末,楊柳拂岸的蘇堤南口,近百輛共享單車夾雜著電瓶車,橫七豎八地停在人行道上,把路口擠得水泄不通,游客怨聲載道。
出道不久的共享單車,因便捷便民為人所稱道。然而,當自律文明沒能跟上共享經濟的步伐,再先進的技術也顯得蒼白無力。共享互聯網經濟的便利,需要各方共同尊崇共享文明。
尊崇共享文明,需使用者人人自律。共享單車的自由停放,不是隨時隨地的“無限自由”,必須基于道德和法治。停放整齊、不占盲道、不影響他人,這是最基本的“共享原則”。前段時間,杭州有名小學生在共享單車上掛起書簽,倡議每個人“善待單車”“文明停放”,也有默默無聞把單車挪離盲道、擺放整齊的志愿者們,用行動來維護這個城市的秩序。記者在國外旅游時,曾看到有老人舉著“此處不允許停車”的牌子,站在亂停放的自行車旁,提醒人們約束自己亂停車的不文明行為。他們,都用實際行動倡導著共享文明。
尊崇共享文明,企業責無旁貸。盡管各共享單車企業都表示有網格化管理方案,工作人員會不間斷巡查,盡量避免隨意停放等問題出現,但在這個小長假之前,各企業并沒有人專門在景區管理自家的共享單車。當下的共享單車,看似僅是企業的商業行為,實則占用了社會資源。白熱化的競爭導致企業過度投放,后續運營維護調度沒有設計到位,引起社會管理的混亂、社會資源的浪費。改進共享單車借、存、用流程,理順機制,重塑秩序,這既是該商業模式的題中之義,也是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引導公眾尊崇共享文明,還考驗政府的管理智慧。小長假期間,西湖景區組織城管執法人員、志愿者等約150人,依靠人力引導和整理扎堆停發的共享單車,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維持秩序不能僅靠臨時措施,還是需要更多長效管理機制。非機動車隨意停放的亂象不是一天兩天,只是因共享單車的出現,矛盾被急劇放大。要求公眾文明停放,首先要“有地可放”。杭州非機動車停車位有多少?怎樣停放才是合法合規?違規停放會有怎樣的后果?公眾的每一個疑問,都對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新要求、新挑戰。
無前車之鑒,無可循之規。身處互聯網時代,我們對這個社會的認知每天都在“被刷新”。共享單車,能否真正成長為“共享經濟”的表率,成為每個人的“共享福利”,這取決于創造者的努力、管理者的智慧,還有每一個使用者每一天的身體力行。(俞熙娜 吳佳妮)
(責編:魏欣寧、連品潔)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浙江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