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
摘要:——記2016“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西平縣供電公司職工劉慧琴通訊員 代小龍 裴 培 張 攀“來,吃肉!”妻子用筷子夾起火鍋里的肉丸,送到
——記2016“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西平縣供電公司職工劉慧琴
通訊員 代小龍 裴 培 張 攀
“來,吃肉!”妻子用筷子夾起火鍋里的肉丸,送到丈夫嘴邊說。丈夫緊閉著嘴,搖搖頭,示意妻子自己吃。
兩人半天僵持不下,一旁的女兒急了:“能不能不‘秀恩愛’了!”
妻子名叫劉慧琴,是西平縣供電公司一名普通職工;丈夫名叫王三偉,身患重病癱瘓5年多。日前,女兒要返校,他們在家里吃了一頓火鍋。
這個溫馨的畫面,在許多普通家庭也比較少見,而這卻是劉慧琴和王三偉這對患難夫妻的日常。在了解這個家庭的人眼里,娶到劉慧琴這樣的妻子,或許是王三偉這輩子最大的幸福。
青梅竹馬 相濡以沫
劉慧琴和丈夫王三偉同歲,都是1970年的人。劉慧琴說,他倆上幼兒園就是同桌,中學后分開,再后來偶然相遇,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年輕時王三偉幽默感十足,對劉慧琴也體貼入微。在追求劉慧琴時,他會在寒冷的冬日早晨守候在劉慧琴上班的路上,為她送上暖暖的熱水袋,然后騎自行車把她送到單位。
結婚后,他對妻子的愛一如既往。當時,劉慧琴在原西平縣電業局所屬的電力超市擔任店長,因為盤貨經常很晚回家。王三偉就早早地趕到超市,經常在寒冷的深夜中一等就是幾個小時。繁忙的工作之余,王三偉還經常會為妻子做上一桌拿手好菜。
結婚第二年,女兒的誕生給這個幸福家庭增添了更多歡樂。在家中,王三偉經常為妻子、女兒洗腳,他喊妻子“琴姐”,劉慧琴叫他“三哥”。眨眼間,女兒就到了上學的年齡。鄰居們記得,夫妻二人總是一起陪著女兒去上學。再后來,女兒要上晚自習,夫妻二人又經常一起到學校給女兒送晚飯。
生活有甜也有苦。2000年,劉慧琴的婆婆因病癱瘓在床;幾年后,公公也因為腦萎縮,生活不能自理。劉慧琴逐漸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但她并沒有退縮,而是幫助“三哥”承擔起孝敬老人的重擔。
公公腦萎縮后,為了延緩萎縮的速度,劉慧琴就每天教公公唱兒歌、背古詩、立正稍息。后來,每天快到下班的時候,公公都在家門口的路上朝她回來的方向張望,一看到她,高興得像個孩子。吃飯時,哪怕再累再餓她都先喂公公吃。作為兒媳婦,劉慧琴也不避諱,每天都幫公公清洗身體,直到三年后公公去世。
朋友朱大衛記得,一天晚上他來家里探望,劉慧琴正給偏癱的婆婆洗腳,此時躺在床上的公公嘴里突然嘟囔著:“屙了!”原來公公大便失禁,拉在床上了。劉慧琴趕忙為婆婆擦腳,抱她坐好,然后又幫公公清洗身體、更換床單被褥,累得滿頭大汗。
盡管生活不再輕松愜意,但是夫妻二人相濡以沫,讓這個家始終彌漫著滿滿的溫馨。
風暴來襲 不離不棄
然而,更大的暴風雨,正向這個家庭襲來。
劉慧琴清晰地記得,
王三偉做了開顱手術。昏迷三天后,又被查出肺部感染。醫生告訴劉慧琴一個殘酷的現實:即使搶救過來,也將是一個植物人。好心人勸劉慧琴放棄救治,但她執著而堅定地說:“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放棄。”當即決定轉往鄭州就醫。
“到鄭州后,別的病人都是一大群家屬照顧,我家只有我一個人。”劉慧琴說。當時,女兒正在讀高三,為了不耽誤女兒學習,她選擇了一個人守護老公。
在鄭州住院期間,醫生發現王三偉腦部有新的出血點,做了第二次開顱手術。因為丈夫住在重癥監護室,劉慧琴每天僅有半小時的探視時間。在這半小時里,她忙不迭地為丈夫翻身、擦拭身體、按摩四肢,陪他說話。盡管如此,醫院每隔幾天就下發的病危通知單,讓她連睡覺都提心吊膽。
王三偉在重癥監護室住了40多天,劉慧琴因為過度操勞,頭上多了不少白發。醒來后的王三偉看到憔悴的妻子,不能言語的他默默流下了眼淚,緊緊握住妻子的手不松開。
轉到普通病房后,為節省開支和方便護理,劉慧琴在丈夫床邊打了一個地鋪。他們一個床上一個床下,每天王三偉只有拉著劉慧琴的手才能睡安穩。“現在我右手臂還時不時疼痛,落下毛病了,不過這樣我們都睡得踏實,‘三哥’沒有生病前我們出去也愛手拉手。”劉慧琴說。
當時,劉慧琴吃個饅頭、喝點開水就是一頓飯,但給丈夫看病卻毫不吝嗇。聽說吸高壓氧對丈夫恢復有幫助,劉慧琴就推著輪椅帶王三偉去條件較好的鄭大五附院。“從我們所住的鄭大一附院到鄭大五附院,差不多有
“那時候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活下來,其他的都不想。”劉慧琴說。
因為愛情 創造奇跡
做完第三次開顱手術的王三偉從鄭州回到家中。西平縣人民醫院的醫生感慨地對劉慧琴說:“從這里轉出去的6個人,王三偉是唯一回來的。你用愛創造了奇跡!”
這讓劉慧琴很欣慰,也倍加珍惜。可女兒上學的費用、醫藥費、生活費卻如大山般全部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幸運的是,出院后,西平縣供電公司為了讓劉慧琴多一點時間照顧王三偉,把她調到了抄表中心。為了在干好工作的同時能照顧好丈夫,劉慧琴每天早上5時許就起床,打掃衛生,幫著丈夫洗漱,喂他吃飯,在保障早餐營養的情況下控制攝入的流食量,給丈夫交代了一番后便趕去上班。
“工作間隙,總聽到她對著電話問‘寶寶餓不餓’、‘難受不難受’之類的話,剛開始不知道她家里的情況,還以為她給孩子打電話呢!”回憶起劉慧琴剛到抄表中心時的情況,同事于麗說。
抄表工作十分辛苦,但天氣好的時候,劉慧琴經常帶著王三偉出門。劉慧琴工作轄區的居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她推著丈夫,穿梭在大街小巷抄表、記錄。
知道丈夫喜歡干凈,劉慧琴每天都會把家里家外打掃一遍,替丈夫擦洗全身,哪怕床單有一滴尿漬,她也會毫不猶豫地拿去清洗,不讓房間留有異味。王三偉每天穿戴得十分干凈?;疾∏罢煞蛳矚g戴表,劉慧琴就每天幫他把手表戴上。
為了幫助丈夫康復,她在院子里安裝了護欄,在空調架下安裝了康復器材,一有空就帶著他出來活動,和他說話,幫他恢復記憶。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曾被斷言為植物人的王三偉不僅胖了十幾斤,還學會了說一些簡單的話?,F在,王三偉說得最多的就是“琴琴”,劉慧琴喊他“寶寶”,女兒則笑稱爸爸是媽媽的“寶貝兒子”。
“前一段時間在食堂,有人看到我喂‘三哥’吃飯,驚訝地說,這么大的人你怎么還喂他吃飯呢!我說你看不出他有病嗎?他們說看不出來。”看到王三偉狀態越來越好,劉慧琴沉重的心也慢慢舒緩下來。
與子攜手 白頭偕老
自王三偉患病以來,劉慧琴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個家的重擔,她守護丈夫,看護偏癱的公婆,拉扯上大學的女兒,讓這個滿是“傷員”的家沒有垮掉。
由于辛勤操勞,劉慧琴的身體也出現了毛病。去年11月,醫生告訴劉慧琴必須做手術,不然病情會迅速惡化。不得已,她請了半個月假,將丈夫交給朋友看護,自己獨自一人來到漯河的醫院做手術。后來同事才知道,術后照顧她的只有好心的病友親屬,而為了早點回家照顧丈夫,她又提前出院了。
總會有人問她:“你是怎么扛過來的?”
“因為我們是夫妻,現在他倒了,我不能再倒下!”劉慧琴說。
劉慧琴也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她說她也有感覺挺不下去的時候,有的時候真的很無助。于是,她就找一個地方大哭一場。但哭過之后,她又把笑容留給家人。
如今,盡管丈夫還不能說話,甚至間歇性地出現癲癇癥狀,但他卻始終是劉慧琴心中最大的力量和信仰。“我倆從小一起長大,我已經習慣了有他的日子。雖然他在病中,但他的眼神告訴我,他知道我所做的一切。他的病情哪怕有一點點好轉,我都很欣慰。能這樣守著他、看到他的笑容,是我的幸福。”劉慧琴說。
女兒也是劉慧琴心中的寄托。“女兒已經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研究生,最近又考取了教師資格證、英語二級筆譯證,‘三哥’這個‘女兒奴’也高興得不得了。”談到女兒,劉慧琴一臉欣慰。
“遇到慧琴是我這一生最幸福的事,她為我付出了很多,照顧我癱瘓在床的母親還有父親,有此妻我此生足矣!”這是未患病前,王三偉曾經對朋友說過的話。
這普通的話語,將伴隨著他們白頭偕老!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