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夭 桃花面
摘要:□楊暖《詩經》里的《花鏡》記載:“桃花夭冶,宜別墅山隈,小橋溪畔,橫參翠柳,斜映明霞。杏花繁灼,宜屋角墻頭,疏林廣廈。梨之韻,李之潔,宜閑庭曠圃,朝暉夕藹;
□楊暖
《詩經》里的《花鏡》記載:“桃花夭冶,宜別墅山隈,小橋溪畔,橫參翠柳,斜映明霞。杏花繁灼,宜屋角墻頭,疏林廣廈。梨之韻,李之潔,宜閑庭曠圃,朝暉夕藹;榴之紅,葵之璨,宜粉壁綠牖;荷之膚妍,宜水閣南軒,使薰風送麝,曉露擎珠。菊之操介,宜茅舍清籬,使帶露餐英,臨流泛蕊。海棠韻嬌,宜雕墻峻宇,障以碧紗,燒以銀燭,或憑欄,或欹枕其中。木樨香騰,宜崇室廣廈,挹以涼飔,坐以皓魄,或手談,或嘯詠其下。紫荊花繁而久,宜竹籬花塢。芙蓉麗而閑,宜寒江秋沼。”
之所以要收錄這段花事,是貪戀百花各有其美,或妍或閑或嬌,如美人天生的性情秉賦,舉手投足亦有美感。后人根據百花之風姿,賦予了其獨特的情感內涵,蓮荷出污泥而不染,為性潔;東籬采菊悠悠南山,性淡;海棠春睡醒,嫵媚雍容。《詩經》的桃之夭夭,當是最早以花朵喻美人的篇章,桃花盛放灼灼欲出,世人讀《桃夭》仿佛都目睹了那一幕熱烈動人的花嫁,至今桃花二十四品中依然保留著人面桃、胭脂桃的品名,端的是個夭夭。
桃花開時,碧葉還沒伸展,紅粉綴滿枝梢,特別適合瓶花。滿枝折下來,插于凈水瓶里,能開上三五日。不過,桃花易落,花期短暫,一陣風一夜雨,轉瞬亂紅零落如雨,總是不忍再看,徒生感傷。《紅樓夢》及《桃花扇》里,黛玉與李香君所葬之桃花,就是感傷紅顏如花, 一朝春盡,花自飄零水自流,睹花思人有嘆命的意味。
上古至今,桃之夭夭已成為一種特殊的情感符號。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邂逅,有桃花運的獵艷,孤獨的人們總幻想著前方有一份異性的情感不期而至,有艷若桃李的女子突然出現在生命中,彼此攜手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后世,晉朝武陵人遇桃花,已是“桃花源中,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林芳草地,這塊遠離塵囂的凈地,人與自然和諧美滿,是千百年來人們尋而不遇的精神與心靈棲居地。這里,“桃花”由詩經里的美人意向延伸出美學意境——桃花源。桃花形成了一個遠離塵世的部落,隱逸深處,美得不染塵埃,是情感的皈依地、心靈的歸宿地。
在我生長的黃河流域與淮河之濱,中原的千里沃野,桃花李花,杏花梨靨,隨處可見。山坡荒地滋生山桃花,無人打理,春來一樹一樹桃紅,一樹一樹的小毛桃子,毛茸茸的總也長不大;一些講究的老式庭院里會植碧桃,粉墻黛瓦,花葉紛紛,饒有風味的。村落里的人家屋后多植蜜桃,桃李爭緋,桃花謝了春紅,個大飽滿的水蜜桃甜津津的賽蜜糖,連沾了汁水的手指都要舔一舔。吃過了桃子,碩大溜圓的桃核也有用處,廊檐上曬干了,用把小鋸子細細打磨,磨空挑出桃仁,就是一只精巧的小桃籃,細細的柄,紋理分明。我年幼時,看鄰居的嫂嫂、大姊打磨桃籃,自己也要跟著磨,磨來磨去歪了裂了總也不成樣子。末了,把大姊手上磨得現成的給戴上了。編根紅線系手腕上,桃核質地堅硬細膩,越戴越亮,紋理有木質的光澤。幼年時腕子上戴的一枚桃核手鐲,能戴很多年。巧手的新婦給自己的孩子磨一只,孩子生下來就用紅線系在手腕上,據說為避邪、消災之物。民間用桃木制作桃符,都是同樣的避邪之意。
如今這些民俗都已不傳,舊年風物儲下生活的累累痕跡,亦隨之淹沒,偶爾在發黃的書頁間讀到片言字語,故人重逢般知根知底。然而,桃之夭夭的民風卻是遠遠流傳了,今日婚禮,不吟《桃夭》三章,吟誦新人的誓言盟約,伴以鮮花美酒,花開如畫,新人一步步走進生活的畫卷里。
楊暖專欄:田園暖風
主要內容:書寫鄉居見聞、田園生活札記。
個人簡介:楊暖,河南確山人。中山大學古代文學研究生,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佛山文學院簽約作家。山野間長大的80后女子,客居南方10年,多年沉迷中國古典文化的情懷,在書卷與自然中,返璞歸真,安靜守拙。陸續在《羊城晚報》《珠江時報》《井岡山報》開辟專欄。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