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沙漠看海 聽烏海故事
摘要:原標題:來沙漠看海 聽烏海故事 烏海湖小灣戲水。陳欣 攝 熱氣球飛行。 泛舟烏海湖。 歷史悠久的滿巴拉僧廟。 烏海書法活動。 海東 攝 烏海蒙根花休閑水
烏海湖小灣戲水。陳欣 攝
熱氣球飛行。
泛舟烏海湖。
歷史悠久的滿巴拉僧廟。
烏海書法活動。 海東 攝
烏海蒙根花休閑水世界。
黃河出寧夏進內蒙古,流經的第一座城市便是烏海。草原文化、黃河文化、蒙元文化和西夏文化在烏海碰撞,黃河、草原、沙漠、綠洲、戈壁和山脈在這里交匯,湖水、綠洲、沙漠與林立的高樓神奇組合,形成了長河落日、大漠孤煙、沙金湖翠、水城相融的奇特景觀。“旅游+”的到來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推動烏海市進入發展新境界。
家門口就能看海
出門看山水,如今成為烏海人分分鐘便能享受到的福利。遼闊的烏海湖實現了幾代人家門口看海的夢想,不遠處的甘德爾山巍峨雄宏,與烏海湖好似天生一對,西岸綿延起伏的沙漠更是給環山湖旅游添足了料,吸引著遠方的客人……
2013年8月,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118平方公里的烏海湖正在形成,這方由母親河而來的城中湖泊點燃了烏海人的旅游激情。慕名而來的八方游客看山水望沙漠,飽覽這里特有的全生態旅游資源,不僅如此,他們還愛上了這座很會“講故事”的城市,人文情懷又讓這里多了文化韻味兒。這座壯年轉型的資源城市改善的不只是外在環境,還挖掘提煉歷史文化資源,用獨特厚重的人文底蘊來提升城市軟實力。
新奇的遙感屋、妙趣的沙盤畫……在烏海市青少年創意園,孩子們馳騁在創意的世界里,絲毫感受不到這里曾經是座廢棄的硅鐵廠。與之遙對的煤炭博物館,是烏海的另一座文化地標,勾勒出烏海“因煤而興、因礦而建”的歷史脈絡。
感受了這座年輕的工業之城,再來一探她的古老魅力。這里有世界級旅游產品桌子山巖畫群;還有與恐龍同時代,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的國家二級瀕危保護植物四合木;秦長城遺址、二道坎烽火臺、300多年歷史的國家3A級景區滿巴拉僧廟、馬堡店、新地古城等古跡,有如歷史散落的珍珠。
不管是在山水畫卷中觀光休閑,還是在人文情懷中品讀故事,在這座城市都能享受到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累累碩果。
“旅游+”喚醒新商機
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也帶來了無限商機。近年來,烏海的旅游業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烏海湖旅游項目日漸豐富,甘德爾山生態文明景區有序施工,龍游灣濕地公園建設正酣,高山草甸即將開工,沿黃景觀帶更加美麗宜人……通過政府合理規劃、大力建設,烏海儼然已經成為一座旅游城市。
“旅游+”融合發展戰略的實施讓其他產業與旅游業共同煥發出新的生機。身居宜游城市,樂享旅游成果,擅用旅游致富。智慧的烏海人利用生態優勢將整座城市按照旅游產品來打造,讓旅游業成為烏海經濟新的增長引擎。
近幾年,“旅游+農業”的探索與嘗試,不僅為市民和游客帶來了“土得掉渣”的鄉村游,還成了農戶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截至目前,烏海有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點兩家,自治區級休閑農業點3家,全市現有農、牧、漁家樂40家,其中星級鄉村旅游接待戶12家。
在內蒙古東源科技有限公司,來訪者紛紛為企業專設的參觀廊道——投資1.6億元組建的高分子科學研究院點贊。公司黨委書記張志新自豪地說:“過去許多企業偷偷摸摸排污生產,哪里還敢叫人參觀。現在,我們企業向下游產業輸出可降解的塑料原材料,走在技術創新的最前沿,所以才推出工業旅游,讓人們到此體驗烏海產業的轉型升級。”這只是“旅游+工業”的一個例子,烏海還有多家企業在政府的提倡引導下開展工業旅游。
通過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吸引外地游客,進而提升烏海知名度,是烏海市促進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據統計,烏海市曾舉辦過一場全國中老年籃球賽,那場賽事直接帶來300多萬元的旅游收入。“就在那場籃球賽期間,有位四川運動員,光買牛肉干就花了3萬多元。”烏海市旅游體育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
隨著烏海市對“旅游+”融合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的對象、內容、方式都不斷拓展豐富、多種多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旅游+”讓烏海市的經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態勢,成為烏海經濟轉型中的重要抓手和亮點。
創建全域旅游城
今年烏海市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提出的“全域生態化,生態景觀化,景觀產業化、產業統籌化”的發展原則和旅游優先發展戰略。
全域旅游作為旅游業發展的新模式,區別于以往的景點旅游,是將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進行建設,形成全域規劃、全景打造、全業培育、全民共享的格局。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烏海積極修訂論證《烏海市“十三五”旅游產業規劃及旅游經濟發展戰略研究》、《烏海湖品牌景區提升方案》,海勃灣區已經開始創建自治區全域旅游示范區。
“自駕游、散客化等旅游主體的消費形式發生了變化,讓旅游發展不能只隔離在市民生活空間外的景區景點,當代旅游業發展考驗的是城市綜合實力,是一種主客共享的模式,也就是我們要致力于全域旅游與四季旅游的發展,這樣旅游業才會快速成長為烏海市的支柱性產業。”烏海市旅游體育局局長宋玥霞說。
(作者 姜瑜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烏海市旅游局提供)
(責編:魏欣寧、連品潔)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內蒙古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