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募集遇“寒流”發行量同比大減
摘要: 證券時報記者 趙婷 A股市場“一九現象”行情之下,私募基金產品發行降至冰點。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和市場行情、產品業績、渠道、售后服務等多種因素有關。
證券時報記者 趙婷
A股市場“一九現象”行情之下,私募基金產品發行降至冰點。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和市場行情、產品業績、渠道、售后服務等多種因素有關。
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4月份共發行私募基金產品707只,同比下跌45%,和3月份環比下降29.3%,其中發行數量下降最多的股票策略產品,4月份私募共發行股票策略產品32只,同比下降94%,環比降幅也達到92%。不過,就今年前4個月的發行情況來看,股票策略產品的發行數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仍有增長,只是4月份出現斷崖式下滑。
“現在私募產品的發行幾乎降至冰點,非常艱難,即便是從渠道持續銷售一段時間,最終募集規模只有一兩千萬元的產品比比皆是。”滬上某中型私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
據了解,產品難發是近期不少私募共同的隱痛。滬上某大型私募基金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發行股票純多頭策略非常艱難,量化等低回撤的產品相對容易一點。
某私募基金公司負責渠道的人士透露,目前渠道對風險暴露型產品較為排斥。2015年極端市場行情之后,部分老客戶套在牛市高點,目前仍處于修復期,渠道零售端的銷售壓力較大。“老客戶在虧錢,新客戶不認可。在這種背景下,渠道對私募產品態度非常謹慎。”該人士表示。
而委外監管的收緊也讓部分私募的規模進一步面臨考驗。上述私募市場部人士表示,從去年開始,私募發行已經較為艱難,委外成為其維持規模的“救命稻草”,但如今委外監管收緊,私募基金首當其沖。“不僅不能指望委外流入,還流出了不少。”
“針對渠道對風險暴露產品難以接受的問題,有私募基金提供風險緩釋措施,比如自己充安全墊,或者自有資金跟投,通過各種方式將風險轉移到自己身上,減少對客戶的風險暴露。”上述中型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此外,在市場風險降低的環境下,穩定的業績也對產品發行起著重要影響。有私募基金表示,由于一季度產品業績跑在市場前列,客戶認可度提高,因此渠道也比較歡迎。其發行渠道主要為銀行以及第三方。
按照“史上最嚴”私募募集新規以及一系列細則的規定,私募基金客戶在購買產品時需要提供300萬資產證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非銀行銷售相對增加了難度,而銀行在這一環節上相對便利,可以直接向合格投資者銷售產品。如果已經在銀行渠道有所布局的私募,隨著業績的變化可以進行持續營銷動作,但在銀行沒有布局的私募則比較有難度。
上述中型私募人士表示,在發行“寒冬”中,部分私募開始布局長遠,完善私募的售后服務。事實上,私募售后對私募基金來講是一大難題,大多私募沒有客戶服務體系。當私募產品業績不好時,少有管理人能向客戶解釋或者承擔責任。在該人士看來,A股市場向來牛短熊長,熊市產品募集難其中關鍵原因在于,歷史遺留問題不能理性面對,產品虧損時不能夠積極和老客戶溝通。“能否在熊市時把老客戶服務好,很大程度決定了私募基金公司口碑和未來市場容量。”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