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業這么難干 真不知道我還能撐多久?
摘要: “我真的不是怕吃苦、也不怕受罪,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干家電這一行竟然這么累、這么難,我真不知道能撐到哪一天”。這不是來自大家印象中的家電經銷商們的抱怨
“我真的不是怕吃苦、也不怕受罪,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干家電這一行竟然這么累、這么難,我真不知道能撐到哪一天”。這不是來自大家印象中的家電經銷商們的抱怨和吐槽,而是來自家電企業一線業務人員、導購人員們當前的最大心聲。
2017年開局以來,除了空調市場的強勁反彈、廚電市場的慣性增長,大部分家電品類都面臨著“開局不利”的新常態考驗。最為悲慘的,當屬彩電市場大幅度下跌,以及冰箱市場的兩頭受壓,還有洗衣機的低位徘徊,一邊是火焰一邊是海水。
就在昨天,一位進入家電三年多的業務人員跟筆者聊天時,話頭一轉突然說道,“沒進這一行業之前,總是感覺家電太好做的,一是大眾消費品,從過去的少數家電奢侈品向每個家庭的生活必需品變化;二是產品升級換代相對緩慢,大量擁有技術實力的外資企業慢慢被本土企業趕出主流市場。所以,跳槽后就選擇進入家電這個大牌云集的成熟行業,希望可以大干一場”。
夢想總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在進入家電行業,真正深入市場一線和同行競爭之后,才發現家電真的是太難做了。完全沒有盼頭,業績不好、銷售低迷,上萬員工的團隊士氣低迷,老板每天都還得硬撐著”。這位在家電行業“不熟不嫩”的業務員坦言,接下來的家電市場一點盼頭都沒有,就是在硬撐、苦熬,實在找不到可以繼續留在這個行業的理由。
事實上,煎熬和苦等并不代表家電企業的業務員和導購員們,就一定可以等來市場的“春天”。遠的不說,冰箱行業自家電下鄉政策退出之后,整個市場就一直在低位盤旋,雖然沒有突然性的行業洗牌和沖擊,但很多中小規模冰箱企業就是在這種“溫水者青蛙”效應中,被不斷擠壓和蠶食,與大企業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明顯。
就在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這輪原材料漲價中,冰箱巨頭們對于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議價權就讓很多冰箱中小微企業只能睜大眼球羨慕,卻無法獲得相應的議價權,只能面對一周上調一次市場供價的經營尷尬。原有的生存空間和渠道體系被不斷沖擊和擠壓,很多中小冰箱企業不是被對手打跑的,而是被上下游產業鏈給擠扁。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快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