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贏領未來
摘要:跨界融合 贏領未來——寫在第四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開幕之際記者 黃國偉 通訊員 張楠楠6月,天中大地,草木蔥蘢,時節大好。第四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
跨界融合 贏領未來
——寫在第四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開幕之際
記者 黃國偉 通訊員 張楠楠
6月,天中大地,草木蔥蘢,時節大好。第四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如約而來,教育界、產業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駐馬店。
在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跨界融合——戰略性新興產業崛起與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為主題,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主辦,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黃淮學院承辦的第四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將于6月22日~24日在駐馬店市舉行。
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是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的背景下,由教育部于2014年倡議設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主辦,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和黃淮學院承辦,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為支持單位。論壇以產教融合為主題,旨在建立教育界、行業企業界、學術界與各級政府共同推動中國教育改革創新和國際合作交流的平臺。
論壇每年一屆,在駐馬店市召開,至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從第一屆“建設中國特色應用技術大學”,到第二屆“擁抱變革,創造價值——應用技術大學的使命與挑戰”,再到第三屆“向互聯網+與智能制造進軍”。盡管論壇成立不到4年,每屆年會會期只有短短三天,但從每屆論壇領導人的重視、忙碌稠密的日程、政產學各界的積極參與,可以看出,論壇已經成為加速融合、走向一體化的“加速器”,成為教育界、行業企業界、學術界與各級政府廣泛開展交流與對話、尋求共贏的新舞臺。在推動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促進產教融合、加強國際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譽為中國教育界“達沃斯”。
3年多來,借助這個平臺,從理念構想到人心聚合、從頂層設計到項目落實,各領域合作不斷開花結果。2014年,首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發布了《駐馬店共識》,178所高等學校表示,中國已進入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應用技術型高校因時代而生,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勢在必行。2015年,“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建設啟動,首批遴選確定34所本科高校參與該項目建設。2016年,教育部與中科曙光啟動了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百所高校建立“曙光大數據學院”和“曙光大數據應用創新中心”,推動了地方本科高校加快培養大數據產業人才,提升主動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又聯合中興通訊及華晟經世啟動“創新互聯網+教育生態”項目,目前已有4所院校參與試點,推動了未來教育形態轉變。同時,教育部與多家知名企業聯合啟動了“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支持校企共同建設“數字化工廠模擬平臺”“智能制造學院”“智能制造技術中心”三位一體的集成性、系統性創新平臺,開展產、學、研、創一體化深度校企合作,有效服務了國家創新驅動與“互聯網+”戰略。2016年5月,教育部與美國應用技術教育聯盟(GCC-GATE )共同發起并實施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計劃”,也是論壇重要成果之一。該成果計劃未來五年內推動中美100對應用技術高校合作和100對校企深度融合,聯合培養應用技術教育國際化人才。2016年6月,在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期間,“雙百計劃”被正式納入國家級人文交流重點項目。
此外,借助論壇,依托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成立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文化創意與動漫、新材料、智能制造、汽車服務工程、農產品與生化加工技術、信息技術、機電工程、應用商科、工程訓練中心、學前教育12個二級專業協作會,搭建了高校之間在專業改革與建設方面合作研究與交流的共享平臺。
通過論壇的舉辦,也使國內高校之間、國內高校與國外高校之間、高校與政府、高校與行業企業之間建立了一種新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構建一個長期穩定的對話溝通機制,形成了政府、高校、企業、行業之間的合作交流新生態。
作為歷屆論壇的籌備方之一,黃淮學院是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近年來,學校圍繞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創新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在轉型發展方面走在了全國地方高校的前列,先后被確定為教育部應用技術大學戰略改革試點院校,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學校在創新創業方面也捷足先登,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眾創空間、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等品牌和榮譽,并獲得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工程項目支持。
當下,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一帶一路連通世界大舞臺,變革的產業環境與新一代技術創新大潮,挑戰著傳統思維、知識結構以及創新方向,也引發著教育領域的革命。適應國家戰略和新興業態發展的需要,未來教育和其他產業、行業跨界融合,共同發揮“乘法效應”成為大勢所趨。
在此背景下,以“跨界融合——戰略性新興產業崛起與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為主題的第四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應運而生。本次論壇具有層次高、范圍廣、主題新、影響大等特點,將邀請教育部、河南省政府相關領導、國內外重要嘉賓,以及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單位、行業企業等領域代表參會。
論壇主要設計三個重點板塊:一是展示產教融合創新和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最新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通過總結經驗和一批示范性成果推動工作;二是聚焦服務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求,推動智能制造、大數據、數字創意和虛擬現實(VR)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急需人才的培養;三是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推動應用型高校的國際合作。契合當前形勢,呼應各方關切,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本屆論壇分為1個主論壇和11個分論壇(含圓桌會議),分論壇形成了“8+3”的格局,即8場分論壇和3場圓桌會議。8場分論壇主題分別為:智能制造趨勢下的大國工匠培養機制與模式、數字創意產業崛起——美學工業的新探索、課程建設——高校深度轉型發展的關鍵、打造升級版合作模式——中荷國際合作分論壇、“大數據+”時代——步入人工智能新紀元、VR世界的創新實驗探索、融合發展—構筑中美教育合作新高地、融入全球創新鏈——中英、中愛國際合作論壇。3場圓桌會主題分別為:教育創新實驗—探索深度轉型新路徑、協作·共贏—軍民融合與地方本科高校深度轉型以及中荷校長圓桌會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議題廣泛。三天的會議,各位專家學者高端智慧和成功經驗的分享,必將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眾多高校、企業合作項目的交流必將創造出喜人的成果。
本屆論壇籌備工作于2016年12月正式啟動以來,得到了各界的關心和支持。論壇主辦單位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牽頭成立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組委會,負責商定論壇方案、協調論壇的相關工作。承辦單位駐馬店市政府及黃淮學院成立駐馬店論壇籌備委員會,具體籌辦論壇各項工作。其間,論壇組委會、論壇籌備委員會與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廳和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密切聯系,建立溝通協商機制,研究確定論壇的總體框架,制訂詳細的籌備工作方案,明確了任務分工、工作職責和時間節點。教育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應用技術大學聯盟和河南省教育廳領導多次聽取論壇籌備進展情況匯報,對論壇的籌備給予全程指導和大力支持,確保了籌備工作穩步、有序推進。目前,論壇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
當下,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口,時不我待。面對新形勢、新常態,唯有以開放、創新、包容的心態,打通領域界限,攜手推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才能適應變革與挑戰,占領發展的制高點,實現最好的價值創造。
智慧跨界碰撞、思維激蕩創新,產教融合共贏的集結號已經吹響,應用技術大學建設再出發的腳步已經邁開。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