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如何識別求職陷阱 看看專家怎么說
摘要: 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95萬,我市高校畢業生預計有21萬余人。現在,大學畢業生們即將走出校園走進職場。但初入社會的他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
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95萬,我市高校畢業生預計有21萬余人。現在,大學畢業生們即將走出校園走進職場。但初入社會的他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入求職陷阱,讓人猝不及防。那應屆畢業生該如何來識別求職陷阱呢?
大學生遇“黑中介”被騙1500元
小張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從大四下學期開始,他就開始找工作,求職幾次都不太順利。一天,他在網上看到一條招聘中介的廣告。該公司稱,上萬名大學生經他們介紹,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里面還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小張隨即加了工作人員的QQ。工作人員稱,他們公司的資源多、人脈廣,通過他們找工作的大學生,90%都順利就業,平均工資在5000元以上;不過要先收取1000元的中介費,找到工作了再收1000元。
當時因求職心切,小張立即給對方轉了1000元。隨后,工作人員給他發了一些公司的資料,稱都是他們合作的單位,但入職需要考試。不過他們有內部的復習資料,500元一份,只要有這份資料在手,考試就沒問題。小張又立即支付了500元,買了這份“內部資料”。工作人員讓他先復習一星期,等考試通知。誰知等小張再次聯系工作人員時,發現對方的電話、QQ都找不到人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
提醒
專家:這五種求職陷阱需注意
昨日,匯博人才市場的負責人李春杰表示,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剛剛接觸社會,因之前沒有經驗,在求職的道路上很容易遇到一些求職陷阱。一般來說,最普遍的是以下這五種求職陷阱,求職者要引起注意:
案例1
你被錄用了
但有些費用要先交
在經歷“重重關卡”后,你很“幸運”地被公司錄用了。但對方卻以崗前培訓為借口,收取各種費用,如培訓費、資料費、信息費等。等你繳了錢后,卻被告知條件不符,崗位已滿,不予錄用。所以如果對方要你繳費培訓,你就要小心了。
提醒:現在這種騙術比較普遍,求職者要記住,任何招聘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報名費、培訓費等行為都屬于非法行為。招聘單位培訓本單位職工也不準收取培訓費。所以一旦對方喊你繳這個錢,繳那個錢,你就要長點心了。
2
自稱“關系硬”
找工作分分鐘的事
如今,社會上有很多所謂的招聘中介公司,這些公司一般都宣稱自己人脈廣,關系硬,可以為求職者找到心儀的工作。等你高高興興地繳了中介費,就會發現找不到對方的人了。
提醒: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不可能有這種好事都讓你遇到。這些中介往往就是利用求職者的這種心理行騙。所以,如果你遇到自稱有關系,可以介紹好工作的中介,就要引起重視,不要輕易繳什么中介費。
3
為了解你的業務能力
先做幾個方案來看看
有些公司為了節約成本,大規模招聘人才,等到了面試的時候就讓你寫方案、想創意點子。當你費心費力把方案交上去后,公司告知你不合適這個職位,以此方式免費獲取求職者的方案和創意。
提醒:求職者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事先要和公司談好,自己做的文案或創意的勞動版權問題,聲明自己的文案或創意,公司不得擅自拿來用。
4
高薪聘請銷售總監
其實就是招業務員
這些公司打出很誘人的招聘職位,比如“市場總監”、“銷售總監”,結果去了才發現,其實招的就是業務員。
提醒:一些公司會在招聘信息上大做
文章,什么零經驗,高薪金,特意將職位夸大,聽上去特別誘人。所以大學生在求職時,一定要問清楚自己應聘職位的具體內容、工作細節,不要只看表面。
5
先試用一段時間
表現好轉正后工資翻倍
有些企業在招聘時,不明確告知求職者試用期多久,然后就開始試用,試用期工資可能沒有底薪,或者底薪很低,公司會給你畫一個餅,承諾轉正后工資會翻倍之類的。但過幾個月后,公司便以不合適等各種理由炒你魷魚。
提醒:對試用期,國家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勞動合同期限3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勞動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3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支招
這些方式可避免求職陷阱
那大學畢業生們該如何規避求職陷阱呢?昨日,匯博網人力資源專家提出了幾點建議:
1.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求職渠道,即便是同學或熟人介紹的公司,也需要進行事先了解。
2.對每個面試的公司和崗位都要事先通過多種渠道進行了解,看應聘單位是否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注冊時間是否有效;也可在面試時觀察公司的工作環境、公司面試是否正規等。
3.在簽訂就業協議或是勞動合同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內容后再簽字。
4.最重要的是,應屆生要加強自身的防范意識,尤其是在工作前就提及交費、貸款時,一定要謹慎。一旦察覺自己可能遭遇“陷阱”后,可以向身邊有經驗的人或相關部門咨詢和求助。
鏈接
發現培訓機構有招轉行為
舉報如屬實將獎勵50元
每逢畢業季,都有不少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遭遇“求職變培訓”的情況。某些培訓機構在招聘網站上以高薪職位等手段來吸引求職者投遞簡歷。而在面試的時候,則以應聘人員能力不足或經驗不夠為由,用各種花招去引誘求職者報名培訓。昨日,記者從重慶匯博人才市場獲悉,從6月30日起,匯博網將開展“培訓機構招轉行為舉報有獎”活動。只要求職者發現匯博網上的培訓機構有招轉行為,而此家培訓機構在匯博網上并沒有“培訓機構”標識,即可通過匯博網站或是匯博APP,找到所要舉報的企業及職位,進行舉報。經核實后,如果舉報屬實并且是該企業的第一個舉報者,匯博將發放50元獎金。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其他招聘網站找工作時遇到了培訓機構的招轉行為,而匯博網上沒有這家公司,也可以通過電話(400-1010-970)進行舉報。(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 黎靜)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華龍網-重慶商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