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停牌 A股“任性”停牌幾時休?
摘要: 應對“閃崩”壓力,規避質押風險,反制要約收購……A股市場上,上市公司“一言不合就停牌”的現象層出不窮。 盡管監管機構出臺規定
應對“閃崩”壓力,規避質押風險,反制要約收購……A股市場上,上市公司“一言不合就停牌”的現象層出不窮。
盡管監管機構出臺規定予以制約,這一困擾市場已久的頑疾似乎仍未能根治。
“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3000余家上市公司中處于停牌狀態的約為270家。其中,近50只個股停牌超過90天。“閉關”時間最長的*ST新億,連續停牌已超過390個交易日。
上市公司的停牌理由不外乎“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刊登重要公告”或“重要事項未公告”。但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看似千篇一律的表象背后,上市公司各有各的動機。
例如,神霧節能因控股股東神霧集團擬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且“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于7月17日起停牌。而在此之前的7月10日和14日,公司股價分別以接近跌停或跌停價位報收。
應對“閃崩”壓力的同時,停牌成為部分上市公司規避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工具。7月17日,因股價觸及控股股東質押給中信證券的股份平倉線,歡瑞世紀申請自次日開市起停牌。此外,欣龍控股、銀河生物等多只個股近期也因股價觸及質押警戒線或平倉線而停牌。
股票停復牌是上市公司的一項常見業務,也是其基本權利之一,具有保證投資者公平獲取信息、防控內幕交易、防止股價異常波動等功能。但在A股市場,停牌隨意性過大已成頑疾之一。
2015年6月中旬開始的罕見異常波動中,“千股跌停”與“千股停牌”同現,大規模停牌導致拋售壓力向尚在交易的股票聚集,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下行壓力。
針對這一亂象,滬深證券交易所于去年5月同步出臺新規,對上市公司停復牌行為進行規范,除規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月外,對籌劃控制權變更、重大合同及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購買或出售資產、對外投資等其他事項以及籌劃非公開發行的停牌時間作出限制。
不過,這一頑疾似乎并未因此根治。隨意性過大之外,停牌程序不規范、停牌時間過長以及停牌期間信息披露不充分等現象屢見不鮮。
這甚至一定程度上阻滯了中國股市的國際化進程。
今年6月,A股第四度“闖關”MSCI并如愿“過關”。但在最終的縮小版方案中,格力電器、萬科A等赫赫有名的中國“白馬股”卻因曾長期停牌而無緣標的名單。
在此間市場人士看來,在MSCI擴大A股在其全球指數中權重的過程中,停牌問題仍有可能成為障礙之一。
事實上,部分所謂“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理由,最終成為“虛晃一槍”。這也成為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復牌后遭遇跌停的主要原因。
最近的一周內,東誠藥業、紫光國芯以及由萬福生科“變身”而來的佳沃股份等10余只個股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復牌當天跌停的情形。
北京品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顧問仇彥英認為,在監管機構持續規范下,“審慎啟動停牌、嚴控停牌時間”已逐漸形成慣例。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上市公司以“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為由的停牌行為仍然缺乏有效約束。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則表示,對于上市公司的任性停牌行為,雖有停復牌新規的約束,卻缺乏有效的懲罰機制以及實時監管舉措的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停牌隨意性還引發了對要約收購制度有效性的擔憂。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