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百家爭鳴 恐重蹈智能穿戴的覆轍
摘要: 自2014年亞馬遜推出智能音箱Echo后,一場圍繞著智能音箱市場的爭奪戰已拉開了帷幕。國外巨頭谷歌、蘋果和微軟也隨之推出自己旗下的智能音箱來分割智能家居這塊大蛋糕,
自2014年亞馬遜推出智能音箱Echo后,一場圍繞著智能音箱市場的爭奪戰已拉開了帷幕。國外巨頭谷歌、蘋果和微軟也隨之推出自己旗下的智能音箱來分割智能家居這塊大蛋糕,如GoogleHome、HomePod和Invoke。7月25日消息,Facebook也正在開發一款智能音箱,為了保證視覺效果,Facebook將為這款音箱配置一塊15英寸的觸摸屏幕,更高大上了有木有?
國外智能音箱產業發展的如火如荼,國內市場也不甘示弱。7月26日下午,小米召開新品發布會,平淡無奇的主角小米5X和MIUI9并沒有引起多大反響,倒是火了一款副產品——小米首款人工智能音箱小愛同學。

除了具備聽音樂和常用的語音交互功能外,小米人工智能音箱與家用電器連接以后,可控制小米電視、掃地機器人、電飯煲、空氣凈化器、電風扇、空調、智能燈等眾多智能設備,相當于一個控制中樞在遠程操縱著一切。一臺小小的智能音箱就能“號令”所有家電,引領人們不自覺的邁入智能化的物聯生活。
不得不說小米此時入局智能音箱,時間已稍晚。在其之前,國內公司阿里、騰訊、京東、聯想等巨頭均都推出了智能音箱,掀起了國內市場的語音交互革命。
智能音箱的出現,是時代的進步。通過場景化的語音交互實現一個入口控制全部功能,可以說是人工智能時代最便捷的交互方式之一,也是打開智能家居時代的一把鑰匙。這估計就是為什么國內外公司都努力研發智能音箱的原因吧。
然而縱觀我國的智能家居行業,不同的智能產品還處在互相獨立的割據狀態,人工智能音箱難為無米之炊。假如你買了某品牌的冰箱,就一定會買同品牌的掃地機器人嗎?所以,企業之間需要打破壁壘,協同合作,開發出真正適合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人工智能音箱,才能贏得人工智能時代的一席之地,而不是僅僅成為中國版Echo和HomePod就高枕無憂了,否則就真的要走智能穿戴的老路了。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家電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