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變臉遭嚴查逾百家公司“入圍”
摘要: 原標題:業績變臉遭嚴查逾百家公司“入圍”近日,隨著中報的陸續出爐,上市公司的中報預報也增加至2000多家。而值得注意的是,《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同花順統計數
原標題:業績變臉遭嚴查逾百家公司“入圍”
近日,隨著中報的陸續出爐,上市公司的中報預報也增加至2000多家。而值得注意的是,《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同花順統計數據發現,在2178家披露中報預報的上市公司中,有128家上市公司業績變臉。
逾百家公司業績變臉
《證券日報》記者整理通話統計數據發現,在128家業績變臉的上市公司中,有部分公司是上調業績,但也有部分公司是下調業績。其中,有26家上市公司業績修正后預計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
以京天利為例,公司于2017年7月12日披露的《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中預計公司2017年1月份至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3.78萬元至813.73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至89%。8月4日,公司下調業績預計2017年上半年虧損150萬元至650.00萬元。
對于業績修正的原因,公司解釋稱,2017年8月3日,公司新增收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26份,賠償金額以及應承擔的案件受理費合計750.4276萬元,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公司2017年半年報中需要新增計提預計負債750.4276萬元。
公告顯示,新增上述2017年8月3日收到的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26份民事判決書,公司自2017年3月31日起,至2017年8月3日,公司累計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89份,根據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公司在2017年半年度財務報告中計提預計負債3006.8534萬元,導致公司2017年上半年預計虧損。
此外,貝因美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從預計盈利約2000萬元至5000萬元修正為預計虧損約3.5億元至3.8億元,人人樂的凈利潤則從預計盈利0萬元至2000萬元修正為預計虧損約1.2億元至1.6億元,青龍管業凈利潤也從以前的預計盈利約915萬元至944萬元修正為預計虧損約4270萬元至4295萬元。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上述由預盈修改為預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往往會在業績修正公告發布后出現大跌。
證監會嚴查業績變臉
有業內人士分析,上市公司業績修正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間。向上修正業績,公司大股東有可能借利空消息打壓股價,方便低價吸貨,等修正后,股價借利好消息上漲借機減持;而向下修正業績的話,這是當前備受市場詬病的手法,影響也非常惡劣,也引起了監管部門注意并加大了處罰力度。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7月28日向媒體公開表示,證監會“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專項活動第三階段正式啟動,主題為“謹防違規信披”,相關案例分為六種類型:一是上市公司夸大、渲染業務轉型的影響進行誤導性陳述;二是上市公司編造重大投資行為進行虛假陳述;三是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轉”題材炒作股價;四是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誤導投資者決策;五是上市公司股東利用股份代持掩蓋股權變動;六是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違規。
常德鵬表示,通過這些案例告訴廣大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應結合宏觀政策、產業狀況和企業實際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上市公布公司信息披露信息的真實準確性,理性判斷其背后的投資價值。
據了解,已經有上市公司因為“業績變臉”而被列入證監會嚴查名單中,并且已經有少數上市公司因為“業績變臉”而遭到證監會的問詢,更有上市公司因此遭到交易所的公開譴責處分。
以爾康制藥為例,在公司公布下調業績預期的同時,還公布了“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稽查”的消息。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目前對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監管力度不強、處罰力度也不大。未來需要加大對這一現象的監管,否則上市公司違法成本太低,會損害外部投資者利益。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