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系統今年罰單金額已超去年全年
摘要: 原標題:銀監系統今年罰單金額已超去年全年銀行業強監管大幕拉開,銀監會及各地銀監局針對銀行開出罰單的密度和強度也遠超去年。截至8月15日,來自銀監會和各地銀監局網站
原標題:銀監系統今年罰單金額已超去年全年
銀行業強監管大幕拉開,銀監會及各地銀監局針對銀行開出罰單的密度和強度也遠超去年。截至8月15日,來自銀監會和各地銀監局網站公布處罰信息顯示,銀監系統今年共披露1649張罰單,包括銀監會25張,銀監局490張,銀監分局1134張,覆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等各類銀行機構,主要涉及領域包括信貸、票據、信披違規、違反審慎經營、挪用資金等幾大類。
數據顯示,2016年銀監會共處罰銀行業機構631家,罰沒金額2.7億元,而今年截至第二季度,銀監會系統處罰金額就已接近3.4億。
8月11日,上海銀監局開出6張罰單,花旗銀行、上海銀行、華夏銀行、天津銀行、農業銀行位列其中,華夏銀行收到兩張罰單,花旗銀行則收到迄今銀監局層面對商業銀行做出的最高罰款,單張罰單金額高達1064萬。
在目前監管層作出的行政處罰中,因信貸業務問題受到處罰的案例最多,主要違法違規事實集中在以貸轉存等方式虛增存款、違規授信、貸款五級分類違規等,其中一線城市銀行及分行信貸違規多涉及房地產領域。
除信貸業務外,同業票據業務也是處罰“重災區”。業務審慎經營違規成為處罰主要案由,具體原因包括:承兌匯票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貼現業務等。
業內人士認為,同業業務違規高發與近幾年銀行盈利模式的轉變有關。銀行同時面臨“資金荒”和“資產荒”,在市場流動性較為寬松和部分銀行規避監管的背景下,一些同業業務迅速做大,但同時也帶來一些風險。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宏觀上看,這些問題的出現會導致資金空轉,脫實向虛,加大金融市場波動;微觀而言,大量同業套利過程導致風險沒有被充分反映,金融市場的套利活動加重,容易導致新的風險出現。
通過對各類罰單類型的梳理可以看出,受處罰領域與銀監會此前提出的四大風險點以及自查整改內容吻合,監管重點集中在不良資產、跨市場和跨行業產品、房地產市場等。曾剛認為,雖然銀監會監管范圍遍及銀行所有主要業務方面,但受處罰的領域多是近年來發展較快,創新較多,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新興業務領域,而這類業務問題頻發一方面是由于監管規則的滯后性導致規則不明確,另一方面銀行自身風險管理不完善。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