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農科院肯定的“草根”專家
摘要:□晚報記者 景中原通訊員 張海波李耀穩8月18日,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組書記張寶明、研究員劉秉華,中央電視臺七頻道總編輯季林等,在上蔡縣執著芝麻研究所80多歲的科
□晚報記者 景中原
通訊員 張海波李耀穩
8月18日,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組書記張寶明、研究員劉秉華,中央電視臺七頻道總編輯季林等,在上蔡縣執著芝麻研究所80多歲的科研專家劉世揚的帶領下,趕往上蔡縣執著芝麻研究所實驗基地,看芝麻育種試驗情況。
實驗田里,芝麻長勢喜人,株稈上長滿芝麻蒴,株高2米多,人們好像走在芝麻森林里。在隨后召開的芝麻育種與種質資源創新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對上蔡縣執著芝麻研究所的芝麻育種、種質資源項目建設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育種是農業生產中科技含量比較高的領域。在這個專家大腕云集、科研院所齊聚的領域,鄉農技站出身的劉世揚可謂“草根”了,但就是這樣一位“草根”育種專家,硬是摸索出一套芝麻雜交育種方案。
據悉,劉世揚領導的上蔡縣執著芝麻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8月,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培育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省鑒上芝1號,國、省雙鑒上芝429等五個芝麻新品種,在全國芝麻主產區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蘇、江西、陜西六省推廣種植,累計推廣面積1150萬畝,增產芝麻2億公斤,社會效益在23億元以上,為芝麻產業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幾十年來,劉世揚建立了豐富的基因庫,累計從剛果、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緬甸等十幾個國家引進資源130個,形成了多類型基因庫,為育種目標、配制組合奠定了基礎。
劉世揚制訂了一系列的發展規劃與目標:投資200萬元,擴大芝麻育種基地規模;與科研院所聯合,搭建芝麻信息平臺,開展基因工程技術研究;把芝麻育種重點實驗室提升為省級重點實驗室;申報上蔡芝麻節,為上蔡芝麻產業發展創造品牌;創建育繁推一體化、產供銷相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新型產業化體系。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