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回鄉種地做“土豪”
摘要:辭去高薪當農民 從“追風”到領跑黃磊回鄉種地做“土豪”□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今年的花生長得不錯,黃磊很高興。一腔熱情烘熱一方土地,綠色情
辭去高薪當農民 從“追風”到領跑
黃磊回鄉種地做“土豪”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今年的花生長得不錯,黃磊很高興。
一腔熱情烘熱一方土地,綠色情懷演繹現代神話。辭去大企業的高薪崗位,回鄉當農民,從“追風”到領跑,正陽縣真陽街道李通村青年農民黃磊用科技帶領一方群眾致富。昨日,記者走進李通村,見到了這個以種地為樂的青年農民。
利用科技規模化種植
“我曾在廣東一大企業打工,做到了主管的位置,年薪10萬元。”面對記者采訪,今年37歲的黃磊笑著說, 1998年,他中專畢業后外出打工,一干就是10年,干得不錯,被領導看重。但是,他更愛家鄉的這片土地。2009年,受黨的惠農政策的感召,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去高薪工作回鄉創業當農民。
黃磊利用外出打工掙的錢承包了正陽縣五三農場曹莊分場的300畝耕地,規模化種植花生。他拜師學技術,精心管理,當年實現純收入2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獲得在家創業的第一桶金。
2010年,黃磊承包了曹莊分場2300畝耕地,擴大種植規模。他聘請該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為技術顧問,并擠時間刻苦學習農作物高產高效種植技術。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當年實現糧食總產1800噸,種糧收入300萬元。
帶領村民共圓致富夢
如果說黃磊辭去高薪工作當農民是一時“追風”的話,那么,如今,他又成了村里的“領跑者”。2011年,他組織村民走合作發展、共同致富的路子,成立柏雄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并捐資20萬元修通了村里的坑洼路。
為擴大發展經營規模,帶領村民共同致富,他積極開展小麥、花生的產前、產中、產后的高效種植,糧油農產品收購、加工、銷售、貯藏等生產經營服務,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截至目前,合作社入社農戶460多戶,為社員提供小麥、花生產前、產中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吸納當地農民就業150多人。同時,帶領村里15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路。
“2011年,我走進人民大會堂領獎。”黃磊興奮地說,他先后被國務院授予“全國種糧售糧大戶”,被全國總工會授予“享受全國勞動模范待遇”榮譽稱號。他創辦的柏雄種植專業合作社被河南省委農村工作辦公室等7部門聯合授予“河南省優秀青年農民專業合作社”,被省政府授予“省級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被農業部等九部門授予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被授予第十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