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擴產 中國大尺寸面板產能或超韓國
摘要: 12日,“未來電視已來——OLED巔峰盛會”在北京舉行,長虹、康佳、創維、LG Display等廠商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LG Display已通過合資方式在廣州
12日,“未來電視已來——OLED巔峰盛會”在北京舉行,長虹、康佳、創維、LG Display等廠商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LG Display已通過合資方式在廣州設立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目前該生產線已動工建設,這意味著,國內又多了一條高端面板生產線。當前,我國顯示面板生產體系正日趨完善,產能明顯提升,廠商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
與目前液晶顯示電視采用的液晶面板相比,OLED面板采用自發光技術,可以彎曲,甚至可以折疊,其正在替代液晶面板,成為未來手機、電視等各種屏幕的主流。
LG在廣州的生產項目總投資額約為450億元,由LG Display與廣州某科技公司共同投資,該條生產線為8.5代OLED生產線,將于2019年投產。
所謂代數,通俗地講,就是指顯示面板的尺寸。隨著顯示面板尺寸增大,OLED技術的運用和生產也變難。目前,OLED產業發展的瓶頸,就在于大面板產能嚴重不足。這是LG首次在韓國本土以外的國家設立OLED大面板合資工廠。而這也是廣東第二條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在此之前,TCL旗下的華星光電在深圳設立的G11顯示面板生產項目瞄準的也是大尺寸OLED面板的生產。
OLED先進技術項目均布局于廣東
LG Display負責人呂相德認為,在高端市場上,OLED已實現主流化,中國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電視市場,并將成為全球最大的OLED市場。
目前,中國OLED產線建設初具規模,逐步由技術研發向規模化生產過渡。中國OLED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耿怡指出,2016年,中國大陸國產OLED面板出貨量總計達到600萬片,去年,3條5.5代OLED線、2條4.5代OLED線進入量產階段,2條6代OLED線點亮。目前國內的7條6代產線均為柔性產線,預計在2018年初開始逐步出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代表最先進技術的LG生產線和TCL華星光電深圳G11項目均布局于廣東,除此之外,信利4.5代線、柔宇科技類6代線也分別位于廣東惠州、深圳,僅在廣東,OLED生產線就已“異彩紛呈”,而廠商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競爭。
有業內人士便指出,由于中國OLED面板生產線的不斷建設,LG也感到了壓力,其首度在中國設立生產線,是在競爭中謀求率先“卡位”。
大尺寸面板產能或超韓國
除了高端OLED面板制造逐漸發力,目前,中國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產能也仍繼續增加。據臺灣市場研究公司集邦咨詢光電研究中心(Wits View)估算,2017年中國大陸將正式超越韓國成為大尺寸面板供給面積最大的地區,預估2020年中國大陸供給率將朝50%邁進。
一直以來,韓廠的大尺寸面板產能都穩居榜首。不過近幾年,在廣大內需市場的吸引下,各面板廠積極在中國地區投入擴建新廠。2016年,韓國面板產能供給面積占比為34.1%、中國大陸為30.1%、臺灣地區為28.9%。而按照WitsView的預測,2017年全球大尺寸面板供給地區排名會重新洗牌,中國大陸在全球大尺寸的面板供給率將達35.7%居冠,其次為臺灣地區的29.8%,韓國則下降至28.8%位居第三。
不過,對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較高的產能可能會導致供需失衡。首先,產能擴大背景下,面板的價格已經開始下跌;其次,單一的電視市場很難消化這么多面板產能,只依靠電視市場將會存在產能過剩,需要有新應用和其他的物聯網設備終端來消化。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南方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