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叫停”家長簽字該不該?
摘要:小學“叫停”家長簽字該不該?論作業本的正確打開方式 事件 近期,浙江一所小學叫停家庭作業家長簽名,引發網絡廣泛關注。 支持 有家長認為:&ldqu
小學“叫停”家長簽字該不該?論作業本的正確打開方式
事件
近期,浙江一所小學叫停家庭作業家長簽名,引發網絡廣泛關注。
支持
有家長認為:“監督孩子讀書我沒意見,為什么非得要家長簽名?”
反對
“請家長簽名是為了讓家長督促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聲音
網友朱先生稱,“女兒學校要求簽字,都是她自己簽的。”
本組稿件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等
一個疑問
學生的作業到底該不該家長簽字?
近期,浙江一所小學叫停家庭作業家長簽名,引發網絡廣泛關注。新華社與人民日報也紛紛發文。記者了解到,家庭作業由于家長簽名和批改而變成“家長作業”的現象廣泛存在,引發一些家長不滿。專家認為,教師對家庭作業負有批改責任。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盡其職、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孩子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作業現狀: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濟南市民柳海亭的兒子今年上了小學一年級。作為家長,他也因此多了一份“家庭作業”——每天監督孩子讀三遍課文,然后簽名確認。
“監督孩子讀書我沒意見,為什么非得要家長簽名?”柳海亭認為,簽名既體現了老師對學生和家長的不信任,同時這等于是給家長“布置作業”,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除簽名之外,一些老師還要求家長批改家庭作業。濟南市民郭鵬介紹,他每天都要檢查孩子的語文和數學作業,并指導孩子將錯題改正,最后簽上自己的名字。
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現象并不鮮見。記者在濟南、武漢等地走訪多所小學發現,要求家長檢查孩子作業后簽名已是慣例,甚至是不少學校的“教學經驗”。
這一現象也讓一些家長感到頭疼。一位武漢市民向記者反映,她曾嘗試只簽名不修改,讓孩子自己檢查作業,老師也同意了。但沒過幾天,孩子看到作業本上頻頻出現的紅色大錯號,自信心受到很大打擊,她沒辦法只得重新開始批改作業。
心存質疑:學習應是孩子自己的事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育的延續,老師不能偷懶。”柳海亭認為,如果老師不能通過作業了解學生真正的學習情況,就無法因材施教。
即便是只簽名不批改,一些家長也心存質疑。漢口一所小學的學生家長雷鵬說,天天簽名督促,反而會影響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甚至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對此,一些老師認為,讓家長配合檢查作業,既是因為部分孩子做作業太拖沓,同時也是希望家長能更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幫助孩子查漏補缺。
武漢單洞新村小學德育主任楊莉認為,請家長簽名是為了讓家長督促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非常有必要。她說:“還有一些作業是需要親子互動完成的,也是希望家長在工作之余有機會陪伴孩子。”
但教育界對家長批改作業也有不同看法。湖北省特級教師、武昌實驗小學校長張基廣說,孩子知道作業做錯了家長會幫助講解,上課時很可能不專心聽講。
張基廣告訴記者,從2014年3月份開始,武昌實驗小學給家長“松綁”,每天家庭作業都不多,家長不用每天陪著檢查,老師更是明確對家長在孩子家庭作業上簽名的行為“說不”。
如何解決:家校可以形成教育合力
在孩子的學習上,家庭和學校到底該如何分工與合作?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當各盡其職、相輔相成,促進孩子健康地學習和成長。
“批改學生作業是教師職責范圍內的事,不能交給家長來做。”武漢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是一種錯誤行為,應當糾正。
同時他也認為,一方面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既可以了解孩子作業情況,也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的弱點進而和老師進行溝通交流;另一方面,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也能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
山東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教授周衛勇認為,家長不應當參與孩子的作業批改等學校教育范疇的工作,但是可以通過家庭教育的影響,促進孩子的學習。他說,在給孩子創造良好學習環境的同時,家長本身也應當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對孩子形成正面示范,從而推動孩子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律意識。
此外,周衛勇認為,學校和家庭在孩子教育上,也應當通過家訪、微信等渠道,增強交流和溝通,增進互相理解與支持、減少分歧,形成教育的合力。
一個回答
正確打開方式:學生認真做、老師認真批、家長常過問
學生的作業到底該不該家長簽字?新學期伊始,這個老話題再度在家長群里炸開了鍋。有教育工作者提出:認真批改作業,是每一位老師的基本職責;認真完成作業,是每一位學生的基本職責;不再讓家長給孩子作業簽字。此言一出,叫好聲、反對聲、質疑聲此起彼伏。小小的作業本,折射的是家校合作的大問題,值得深入思考。
近些年,隨著“家校共同體”教育理念推廣,借助網絡交流平臺,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聯結越發緊密、互動日趨頻繁。這對孩子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成長是好事,但也出現了一些“跑偏”現象,學生家庭作業變為“家長作業”即為個中典型。
把“家長作業”泛濫完全歸因于學校和老師偷懶,有失公允。為“家長作業”糾偏,首先要弄清一個基本前提:雖然家庭和學校都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課堂,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站位、分工、方式和著力點上都有很大不同,倡導“家校共同體”不是要把家庭變成另一個學校,把家長變成另一個教師。因此,一些學校和老師讓家長深入干預甚至包辦學生家庭作業、硬性要求家長定期參與學校衛生勞動、文體活動等做法并不可取。這樣做不僅加重了家長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它遲滯了孩子對己負責的素質養成。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老師”,在孩子的習慣養成、學業完成中理應擔負督促之責,但包辦代替則有害無益。學校教育具有職業性、專業性、階梯性等特點,家長花費再多心思和精力,都無法替代老師在孩子進步中承擔的角色。
作業本是學校和家庭、家長與老師間良性互動、協調共進的紐帶,它的正確打開方式或許是學生認真做、老師認真批、家長常過問。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成都商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