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通濱河公園打造“城市森林”
摘要:原標題:大通濱河公園打造“城市森林” 在通惠河與東二環護城河交匯處,原本被稱為“進京第一瘡”的西忠實里棚戶區即將改造完畢,景色優美的大通濱
在通惠河與東二環護城河交匯處,原本被稱為“進京第一瘡”的西忠實里棚戶區即將改造完畢,景色優美的大通濱河公園正初具規模。9.5公頃大小的公園分為南北兩片,南片4.1公頃面積已經全部改造完畢,北片的5.4公頃也已經建成大半,體育設施、綠化植被、文化設施一應俱全,力爭明年5月全部建成并對外開放,建成后可容納約15000人的游人量。屆時,“進京第一瘡”將變成“進京第一窗”。
東城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徐莎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自2016年11月起,東城區園林綠化局便開始對西忠實里棚戶區進行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目前該建設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已完成約70%的工程量,大部分生態景觀區、體育健身區、文化展示區已完工。
據公園設計師張立真介紹,園內已栽植30余個品種的常綠、落葉喬木1681株,10多個品種的花灌木1407株,綠籬、色帶1910余平米,時令及宿根花卉2245平米,草坪地被等22033平米,新增綠地面積6.8公頃,可實現一年四季可游可賞。為了給居民提供休閑健身之所,園中配備了一塊籃球場、1個籠式足球場和一個網球場和一塊多功能場地,球場面積達3000余平米,這些設施預計將向周邊的學校、小區有償開放。此外,還有各類戶外運動器械設施可供居民鍛煉,一條5公里長的健身步道也將建設完成。
在公園的西側,還有一片名為“大通追憶”的文化展示區,一塊橋狀的白色雕塑在岸邊綿延了大約20平米。10塊大小不一的石塊分布在其中,代表著“歷史碎片”的含義,上面鐫刻著不同時期京城水系演變的歷史。
北京園林學會特聘專家劉巍表示,大通濱河公園的設計更多強調的是生態理念以及對于文化的體現。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這里地處京城二環的護城河濱水綠廊,屬于通惠河綠道的一部分,而此前雜亂的棚戶區則掐斷了這條綠廊。而今,大通濱河公園的建設重新打通了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的生態脈絡。其次,從文化意義上來說,作為大運河沿線文化帶的一部分,大通濱河公園也打通了大運河文脈線。(記者 蔣若靜)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北京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