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體彩銷售 如何分得“假日經濟”一杯羹
摘要: 10月11日《中國體彩報》報道,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體彩全國聯銷游戲(大樂透、7星彩、排列3、排列5、傳統足彩、競彩)周銷量(10月2日—8日)22.67億元,
10月11日《中國體彩報》報道,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體彩全國聯銷游戲(大樂透、7星彩、排列3、排列5、傳統足彩、競彩)周銷量(10月2日—8日)22.67億元,比前一周減少8.37億元,環比下降26.97%。其中,受受注賽事減少影響,競彩的周銷量環比下降34.96%。
近年來,每到黃金周,餐飲旅游、商業貿易等行業銷售數據均出現爆發式增長,不過,“假日經濟,不旺彩市”的說法也早已有之。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體彩市場的“假日潛力”何在?
探因一 受注賽事減少影響競彩銷量
我國有兩個“黃金周”,一個是國慶長假,另一個是春節長假。春節期間,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彩票休市一周(即開票照常銷售),銷量大幅下降自不必說。而國慶期間,彩票不休市,但銷量卻依然受到不小的沖擊。
10月2日至8日期間,競猜型游戲銷售15.19億元,比前一周減少7.54億元,環比下降33.17%。其中,競彩的周銷量環比下降34.96%。據悉,該周,逢國際足球比賽日,歐洲、非洲、美等洲分別進行了世界杯預選賽,多個國家的聯賽暫停,導致受注賽事減少。競彩足球的受注賽事僅有155場,比之前一周減少178場,受注賽事大幅減少,是競彩銷量環比減少的原因之一。
探因二 旅游熱“波及”購彩熱情
今年國慶長假被稱為“加長版”的黃金周,期間,外出旅游、回鄉探親的人數激增。按照國家旅游局公布的數據顯示,黃金周期間旅游人次超過7億。這其中,購彩者和彩票經營者的“貢獻”均不少。
付先生在北京務工,從事公司財務工作,老家在山東德州。平時上班之余,他喜歡研究足球賽事、買競彩,偶爾還會買一些體彩大樂透,是小區里體彩店的“大客戶”。今年的國慶長假前,他早早就做好了陪父母旅游的準備。“父母年紀逐漸大了,趁這幾年還能外出走動,想帶著他們到國外走走。”付先生說,這個假期本來可競猜的賽事就少,所以他決定暫時拋下彩票,全身心陪父母旅游。
在北京大興區經營體彩店5年的老劉,也在這個黃金周期間出去散心。“這幾年,幾乎每天都在店里守著,從來沒有出去旅游過。”老劉說,經營體彩店,最怕客戶流失,所以他一刻也不敢馬虎,幾乎每天都在店中坐鎮,與彩友探討交流,以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兒子今年上班了,我肩上的擔子也輕了不少,他說要帶我去河南開封看一看清明上河園。我想了想,那就去吧,店里就暫時交給銷售員打理了。”劉先生說。
像付先生這樣的購彩者、老劉這樣的彩票經營者都外出旅游了,彩票整體銷量自然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對策一 推廣多期票和禮品屬性
為應對日常快節奏生活以及假日對彩票銷量帶來的影響,近年來,彩票銷售機構推出了不少措施,其中包括數字型游戲的“多期票”投注和即開票的節假日戶外銷售。
目前,全國聯網體彩大樂透、7星彩和排列游戲在眾多省份具備多期投注的功能,在方便彩友日常購彩之余,也填補了假期帶來的投注不便問題。在各地,高頻11選5等快開游戲也推出多期投注功能,為守號的彩友們提供便利。
即開票戶外銷售是假日期間的一個亮點。在鬧市區的廣場或旅游景點附近開展即開票戶外銷售,既宣傳了彩票本身,也為購彩者提供便利,并提升了銷量,可謂一舉多得。
不過,僅靠這兩種方法,顯然不足以解決目前彩票銷售的“假日瓶頸”。
今年以來,頂呱刮即開票“豐彩”銷售有了一個新亮點。據《揚子晚報》報道,在廣東、江蘇、湖南、江西等地銷售的“豐彩”,受到了一批企業主、商場和賣家的青睞。他們嘗試將“豐彩”納入員工關懷福利或營銷活動禮品中,反響良好。挖掘即開票的禮品屬性,或可成為解決節假日期間彩票銷量下滑的一個突破口。
對策二 探索彩票的多渠道銷售
眾所周知,彩票投注站和即開票戶外銷售點是目前彩票銷售的兩個主要渠道。假日期間,購彩者地域流動性大,對購彩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為給流動購彩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投注,如今,在機場、高鐵站、汽車站等交通樞紐,經常能看到彩票店的身影;在加油站、便利店,市民也可以隨手買到即開型彩票。
今年9月,中信銀行在廣西推出體彩大樂透306定投業務,市民可到廣西區內任意中信銀行網點柜臺購買一年的體彩大樂透,每期定投1注2元的體彩大樂透彩票,一年共開獎153期,合計306元。用戶開立、綁定中信銀行卡即可申請簽約定投業務,大樂透306定投可選擇機選號碼投注或自選號碼投注,中獎后收到短信通知,1萬元以下獎金將自動返到客戶綁定的銀行卡內。體彩定投業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購彩者假期投注不便的難題。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