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街區(qū)怎能隨意“涂鴉”?
摘要:文化名城紹興有很多歷史街區(qū),最近到過紹興的游客卻發(fā)現,這些歷史街區(qū)已經被一幅幅墻繪糟蹋了:撣著蒲扇的老人與傾聽的小孩子;粗線條的田埂小路和掛著燈籠的屋檐;石頭拱
文化名城紹興有很多歷史街區(qū),最近到過紹興的游客卻發(fā)現,這些歷史街區(qū)已經被一幅幅墻繪糟蹋了:撣著蒲扇的老人與傾聽的小孩子;粗線條的田埂小路和掛著燈籠的屋檐;石頭拱橋和岸邊的柳樹……短短100米內,就有七八幅墻繪作品。據說,這些畫是2010年社區(qū)請大學生畫上去的。游客直呼“煞風景”,猶如在青瓷古董上作畫,把歷史街區(qū)的建筑風貌和色彩都破壞掉了。(《紹興日報》10月31日)
作為紹興市民,筆者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晚上散步經過幾處歷史街區(qū),均看到了好幾幅墻繪作品,內容五花八門,色彩濃淡不一,畫風粗糙,格調低俗,看起來不倫不類,與周圍的建筑風格十分不協(xié)調。
更有甚者,某著名的歷史街區(qū)竟然用整堵墻完整地繪上了二十四孝圖,什么郭巨埋兒、臥冰求鯉這些有爭議的所謂孝親故事都上墻了。主事者也不想想,你宣傳的二十四孝與主流價值觀有多么“違和”。奇怪的是,居然沒人出面阻止。
正因為沒人管,這幾年紹興歷史街區(qū)的“涂鴉”風越演越烈,致使我產生一種錯覺:以為歷史街區(qū)可以“涂鴉”,征得了“有關部門”的同意。
歷史街區(qū)到底能不能“涂鴉”?答案就在《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保護條例》(下稱《條例》)中,條例規(guī)定,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在歷史建筑上刻劃、涂污,禁止擅自對歷史建筑進行外部修繕裝飾等損害歷史建筑的活動。紹興市規(guī)劃局根據《條例》等有關規(guī)定,也出臺過相應的保護管理辦法。
既然如此,“有關部門”怎能不聞不問呢?且聽“有關部門”的說辭:紹興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說,這個情況他們已經知曉,但因為沒有明確的管理職能,目前還不好管。越城區(qū)城管執(zhí)法局有關負責人也稱,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專職管理人員。紹興市規(guī)劃局項目處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對于歷史街區(qū)的老房墻面改造粉刷及涂鴉,目前還沒有強制性的管理細則,而且也沒有法定的審批范圍。
明明有《條例》在,咋能說“不好管”“管不了”呢?問問紹興市民,他們愿意這股風繼續(xù)刮下去嗎?問問廣大游客,他們到紹興旅游是否樂意“欣賞”這些不入流的墻繪嗎?我相信,除了那些重口味的人,沒人愿意被這些墻繪玷污雙眼。
話說到這個份上,別的理也不必說了,我只希望監(jiān)管部門能關注此事,并責令職能部門及早制定管理細則,明晰職責,不敷衍,不推諉,著手鏟除“煞風景”的墻繪,還歷史街區(qū)以本來面貌。(王學進)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