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土肥皂手工藝人:“文化名片”的傳承和創新
摘要: “我想把土肥皂做成庫車的名片。”買買提•亞合甫對記者如是說。
中新社新疆庫車11月15日電 題:新疆土肥皂手工藝人:“文化名片”的傳承和創新
作者 耿丹丹
“我想把土肥皂做成庫車的名片。”買買提·亞合甫對記者如是說。
當地的維吾爾族民眾將土肥皂稱為“吐哈齊蘇甫”,意為“圓形肥皂”。早在1000多年前,庫車土肥皂就已出現。土肥皂由榨油剩的油耙、活堿和鹽等混合而成,由于有對皮膚無害、不腐蝕衣物、不導致衣物褪色等眾多優點,受到當地民眾喜愛。2008年,土肥皂制作工藝被列入阿克蘇地區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庫車土肥皂的傳承人,今年36歲的買買提·亞合甫告訴記者,其實他是“半路出家”。他說:“以前我在企業工作,出差時發現內地很多城市的文化產業做得非常好。我就想,庫車有那么多傳統文化產品,為什么不推廣?”
在庫車縣,庫車土肥皂的主要制作地在烏恰鎮,以家庭作坊為主。買買提·亞合甫專門去那里學習制作技術,一學就是3年。學成之后,買買提·亞合甫自己開了個家庭作坊。他不僅沿用土肥皂制作工藝的精華部分,還對土肥皂進行了改良。
買買提·亞合甫說,庫車土肥皂大多用來洗衣服,由于不含香精、起泡劑等添加劑,因此味道不太好聞。經過一番研究,“我改用羊尾巴油,加上蜂蜜等原料,味道有所改善,而且這些天然原料對皮膚很好,可以用來洗臉。”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用,買買提·亞合甫開始銷售新產品。2015年,買買提·亞合甫專門為新產品注冊了商標。2016年,為了擴大銷路,買買提·亞合甫開了一家淘寶店。“訂單來自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一天有20多個訂單,產品主要發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
已經和土肥皂打了9年交道的買買提·亞合甫也有憂慮:“肥皂的使用周期長,賣貨渠道又很有限,一個人分身乏術。”
為了能有更多的資金擴大推廣力度,買買提·亞合甫又在當地企業找了一份工作。“做肥皂暫時成了副業,但我的興趣還在這里。”
買買提·亞合甫說,除了經營方面,他更擔心土肥皂的傳承。“土肥皂的做法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很少有文字資料,我的師傅已經去世,師傅的子女也沒有繼承這門技藝。我很想用書面資料的形式系統整理出來,把這個文化名片傳承下去。”(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