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抗美援朝戰士張建德
摘要:工兵連里一驍將埋雷鋪路架橋梁——記抗美援朝戰士張建德□晚報記者 姚會峰 文/圖開篇詩劍指北國赴邊塞,保家衛國不徘徊。炮火連天生民苦,彈痕遍地草木哀。保
工兵連里一驍將
埋雷鋪路架橋梁
——記抗美援朝戰士張建德
□晚報記者 姚會峰 文/圖
開篇詩
劍指北國赴邊塞,保家衛國不徘徊。
炮火連天生民苦,彈痕遍地草木哀。
保家衛國天相佑,偷雞摸狗罔依賴。
三年打敗侵略者,中朝友誼深似海。
85歲的張建德至今仍然記得,64年前的春天,他揮別親人,和戰友們一起奔赴朝鮮戰場的場景。5年后,相似的場景再次出現,這次是他和戰友們一起淚別朝鮮人民,回到祖國的懷抱。參加抗美援朝的經歷,成了張建德一生難忘的回憶。近日,記者來到張建德所在的驛城區諸市鎮南街社區,走訪了這位抗美援朝老戰士,聽他講述那段歷史。
張建德
參軍只為報黨恩
回憶起參軍的動機,張建德說是為了報答共產黨的恩情。那時候,他家里非常貧困,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要是沒有共產黨,張建德兄妹四人可能都難以存活,更別提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了。當他聽說上面要招收新兵時,自告奮勇地報了名,一來可以報答黨的恩情,二來還能通過這為自己的未來找個好出路。
隨后,張建德通過了一系列的審核、體檢程序后,便和其他人一起來到遂平縣火車站。奔馳的列車一路北上,最后來到了遼寧的丹東。他也記不清坐了幾天幾夜的火車,一路上下車的機會很少,吃飯、休息也不離開車站。到達目的地后,他們所在的部隊經過短暫的休整,立即乘坐火車渡過鴨綠江。
“我們到達炮火連天的朝鮮以后,發現路上彈坑隨處可見,到處是坍塌的墻壁、濃煙滾滾的村莊,敵機不停地狂轟濫炸。飽受戰爭苦難的朝鮮人民臉上掛滿憂愁和恐懼。老百姓紛紛逃離自己的家園,去往深山里避難。”張建德回憶說,部隊駐扎在距離平壤不遠的地方,他被編入308部隊獨立29隊工兵連。
剛到朝鮮的那兩個月,張建德并沒有立即奔赴前線,而是和戰友們一起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訓練。他們除了學習文化知識外,還學習掃地雷、埋地雷、潛水筑橋、鑿山修路等。隨后,張建德所在的工兵連接到了上級下達的任務,做好后防工事搶修工作,保障前線的志愿軍行軍無礙。
戰場上的勇士
據張建德介紹,美軍將朝鮮的公路、橋梁作為主要轟炸目標,以切斷交通運輸線。你今天剛修好,他明天又炸掉了。作為工兵,張建德和戰友們的任務就是去埋地雷及搶修那些被炸毀的工事,有時候正修著,炸彈就扔下來了,他們就躲到附近的樹林中隱蔽起來。遭受敵機轟炸的次數多了,張建德他們也就不在乎了,經常冒著敵人的襲擊趕工。
“即使我們在后防搶修工事,危險也是會隨時出現的。”張建德說,有一次,他和戰友們正在修筑一條被炸毀的公路,突然聽見不遠處有飛機的轟鳴聲,隨后還有炸彈爆炸的聲音。說時遲那時快,張建德所在連隊的連長立即讓大家就地隱蔽,幸運的是他們身邊有茂密的樹林,才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朝鮮的冬天來得特別早,天氣也異常寒冷,一些來自南方的官兵難以忍受,但大家也沒有因此而退縮。據張建德介紹,朝鮮戰爭停戰的那年深秋,他所在的連隊負責修筑一座被炸毀的橋,雖然人凍得四肢麻木、上下牙直打架,但仍奮戰不息。當時,大家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把橋修好。
還有一次,張建德等人準備在敵人炸毀的隧道的基礎上,再修建出一條新的隧道。由于山體遭受了嚴重的襲擊,他們清理山道中的碎石時,前方突然發生了小面積坍塌。在最前面的張建德愣住了,一時手足無措,多虧了他身邊的戰友反應快,拽住他的胳膊就往外跑。“是戰友救了我一命。”張建德說。
在朝鮮現場上,張建德表現得毫不畏懼,他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完成上級交代的每一項任務。
當時,由于后勤供應緊張,他和戰友們經常吃不飽飯,蘿卜、白菜這些再普通不過的東西,成了大家眼中的美食。而朝鮮寒冷的冬天,也讓很多人患上了風濕病。
幫朝鮮人民重建家園
據張建德介紹,由于中朝是一江之隔的亞洲近鄰,關系友好。毛澤東當時下達指示,要求志愿軍要“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因此,志愿軍從踏入朝鮮的第一天起,就一邊作戰,一邊有組織地在戰斗間隙幫助朝鮮人民生產勞動、重建家園。
朝鮮戰爭停戰后,張建德所在部隊沒有立即回國,而是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張建德說,當地人民經歷了幾年的戰爭,生產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響。那時候,在接近戰區的許多地方,志愿軍戰士協助回鄉的朝鮮人民挖出敵人埋在地下的地雷等,幫對方蓋房子、平整農田,使他們盡快安定下來,恢復生產。
“當時我們幫朝鮮人民蓋了許多房子,與朝鮮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對志愿軍非常感激,經常給我們送一些蔬菜、水果之類的東西,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收過他們的東西。”張建德說,他所在的部隊幫助朝鮮人民開展耕地、插秧、送糞、鋤草、收割、打場等勞動,有的部隊還幫助朝鮮人民修壩、掘井、修橋、挖溝等。
“我所在的部隊是1958年3月回國的。在朝鮮的那幾年里,由于和當地人民經常接觸,因此我也學會了一些朝鮮話,如‘阿媽妮’是大娘的意思、‘阿珠莫妮’是姐妹們的意思、‘阿巴吉’是大伯的意思。”張建德說,雖然自己離開朝鮮已有數十年了,但是有些朝鮮話至今還記得,有時候他還會教孫子、孫女們說。
戰友情深
報名上朝鮮戰場的時候,張建德沒有與家人商量,到臨走時父母才知道。父母感謝共產黨,支持兒子參加志愿軍。據張建德介紹,那時候大家報名參軍,雖然不知道要去哪兒,但是根據當時的國際情形來看,也隱約知道應該是到朝鮮的,都是抱著為國捐軀的心理去的。
張建德在朝鮮戰場上經歷了炮火的洗禮,又感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情好客,同時也收獲了來自戰友的情誼。
據張建德介紹,遂平縣的劉志清就是他的一個親密戰友,兩人同時參軍入朝,又同時從朝鮮撤離回國。“我們是在去朝鮮的火車上認識的,他是距離我家不遠的常樓村人,當時我對他就有一種親切感。”張建德說到這里,臉上露出了笑容。
自從兩人成了好朋友后,張建德與劉志清來往非常頻繁,經過戰爭洗禮后的友誼更加深厚了。回到家鄉后,張建德曾當過生產隊的會計,并結婚成家,與妻子育有四個孩子,劉志清也成了家,他們還一直保持著聯系,從來沒有間斷過。幾年前,張建德騎電動車去看望劉志清時,不慎把腿摔骨折了,劉志清得知后經常過來照顧他。
“能交到這樣的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張建德說,如今,他年紀大了,孩子們也不讓他干莊稼活了。因此,他有更多的時間和朋友交往了。他說,他現在過得非常幸福,孩子們都很孝順,他每個月都能領到政府給抗美援朝老兵發放的補助金,不愁吃不愁花的。談到這里,張建德感慨地說,參軍到朝鮮是他這輩子感到最自豪的事,那段難忘的經歷也是他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