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港呼之欲出 上海迎創新“壓力測試”
摘要: 今年以來,自由貿易港建設駛出了“加速度”。上海立信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由貿易港建設還處于制定和征求
今年以來,自由貿易港建設駛出了“加速度”。上海立信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由貿易港建設還處于制定和征求意見過程中,其中上海市已將方案報送國家有關部委征求意見,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區域圍網、監管平臺建設等工作,為正式啟動做好準備。樂觀預計,2017年年底將形成上海自由貿易港建設方案。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分析師表示,自由港最為核心的作用是做離岸貿易和轉口貿易,在生產國和消費國之間建立第三方的角色,并借用第三方的土地完成加工制造存儲銷售運輸等行為。此舉有望把海外巨額貿易帶來的附加值留在港區輻射范圍內,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上海肩負制度創新的使命,自由貿易港是自貿區的升華,同時也肩負驅動中國經濟升級的制度創新職能。在開放程度、功能拓展等方面兼顧創新和“壓力測試”。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上海、浙江、遼寧、福建、廣東等多地啟動研究申報自由貿易港工作。
肖本華表示,當前許多地方都在積極爭取建設自由貿易港,一方面是積極貫徹十九大精神,建設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促進開放型經濟創新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從發揮當地優勢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出發,如上海之所以建自由貿易港,原因之一就是利用海港、空港優勢,發展轉口貿易、離岸貿易等貿易新形態,推進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進而帶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華中科技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波表示,上海自貿港會規模更小、更具體、更自由,預計最晚明年年初將公布最終方案。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需要循序漸進,在沿海先試先行后,再進行復制推廣。
“自由貿易港并不適合大范圍地復制推廣,建設自由貿易港應具備一定基本條件,一般選擇在海港、空港等具有一定發展中轉貿易的區域。這些區域在自由貿易港建設中應將當地產業發展與港口運輸結合起來,發揮當地主導產業優勢。”肖本華表示。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