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來解禁潮 哪類個股能抗壓?
摘要: 上證指數經過半年左右的震蕩上揚后,即將迎來持續的解禁潮。根據Wind統計數據,12月份的解禁規模約2900億元;而明年1月的解禁壓力創近年來單月最高,預計解禁規模超過5600
上證指數經過半年左右的震蕩上揚后,即將迎來持續的解禁潮。根據Wind統計數據,12月份的解禁規模約2900億元;而明年1月的解禁壓力創近年來單月最高,預計解禁規模超過5600億元。
A股迎來解禁潮
在近期的A股市場中,面臨解禁壓力的個股不少,并且走勢也較弱。最為典型的例子是上海銀行。由于公司2017年11月16日有3.46萬名股東的鎖定期屆滿,首次公開發行的共計29.26億限售股上市流通,該部分解禁股市值高達500億元。在巨額解禁壓力之下,上海銀行11月16日開盤直接跌停。
實際上,除了一些個股面臨解禁壓力之外,A股大盤可能因此受到影響。從今年12月開始,A股市場的解禁規模將顯著增加。Wind數據顯示,未來三個月A股市場將面臨超過1萬億元規模的解禁盤。因此,市場近期整體調整很可能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解禁潮的影響。
A股上周四出現了白馬股與題材股集體殺跌的情形,導致上證指數在11月23日創下年內最大單日跌幅,也就此跌破了60日均線,對市場人氣形成了較大影響。昨日,次新股出現跌停潮。美格智能、太辰光、廣和通、中通國脈、泰嘉股份、寒銳鈷業、韋爾股份等10多只次新股跌停。而次新股是未來面臨解禁壓力的重要群體。
哪類個股解禁壓力小?
不過,對個股而言,解禁能否形成真正的壓力,還要看具體情況。首先,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解禁市值以及解禁股東數量。上海銀行遭遇巨量解禁而跌停,一方面是解禁市值高達500億元,另一方面則是涉及的股東人數高達3萬人。因此,公司股價大跌在情理之中。反觀與上海銀行同時解禁的京藍科技、通潤裝備等個股,由于涉及股東人數較少以及解禁市值相對偏低,加上部分特殊股東還延長了解禁期,因此股價表現相對抗跌。
其次,解禁股東類型也決定了持股人股票解禁后是否賣出。不同的股東類型解禁后拋售的動力存在差別。根據投行人士介紹,在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追加承諾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股權激勵限售股份等類型中,相對而言,追加承諾限售股東和股權激勵限售股東的賣出動力較小。因此,解禁之后的壓力一般都不大;大股東通常長期持有公司股份,因此首發和定增解禁后,減持意愿也相對稍弱;而如果解禁是大股東、大機構或者囯資股,那么股價平穩概率也較高。因此,這樣的個股解禁壓力很小,倘若又是績優股,股價回調反而被投資者視為機會。
第三,解禁后的收益狀況。如果解禁后賣出股票是負收益,那么這類個股解禁壓力也較小。對于參與定增的資金而言,尤其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通常來講,負收益類個股解禁壓力不大,但有機構人士對記者透露,為了實現產品的盡快退出,即便出現部分虧損,部分機構在所持股票解禁之后會選擇盡快賣出。
第四,對沖運作。為了應對解禁來臨的壓力,不少上市公司還會采用大股東或高管增持的方式來緩解。以京藍科技為例,京藍科技在11月16日有2.14%的股份解禁。而在11月13日和17日,均有京藍科技高管在二級市場增持。機構人士認為,解禁落地反而有助于公司估值的筑底回升。從市場表現來看,公司股價出現止跌反彈。
總體而言,任何對于股票解禁的關注,從某種程度上說都可以看作是一種短期現象。畢竟從長遠來看,解禁只不過是一個時間窗口,最終股票價格都會向價值回歸。對于業績較差的公司來說,解禁或猛于虎;而對于業績好的公司來說,解禁后或迎來重新買入的機會。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