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以“服務+體驗”叫板電商
摘要:看得見 摸得著 顧客安心實體店以“服務+體驗”叫板電商□周刊記者 左蕊 通訊員 聶筠眾所周知,實體店與電商博弈,電商勝在價格、便利,實體店則贏在體
看得見 摸得著 顧客安心
實體店以“服務+體驗”叫板電商
□周刊記者 左蕊 通訊員 聶筠
眾所周知,實體店與電商博弈,電商勝在價格、便利,實體店則贏在體驗、服務。場景化營銷是實體店最大的優勢,“硬件+氣氛+人與人的互動”,所有元素加在一起構成消費場景,讓消費者獲得與網上購物不一樣的體驗。尤其是現在的消費者,追求個性、創意、時尚,更看中互動式消費體驗——通過對產品的試用體驗,提前對產品有真實的感受,然后購買。
11月26日,記者在我市多家實體商超走訪發現,市區實體商超不再沉默,開始“反擊”,依靠自身的體驗服務優勢,不定期推出促銷活動,吸引市民消費,直接叫板電商。
不少市民重返實體店購物
“往年雙十一,我家網購能花近萬元錢,但今年一些商品已提前在商場買了。”市民曾女士盤點了自己11月的“購物清單”后說,她今年雙十一的支出和往年差不多,但以前主要通過電商購物,而這兩年有些商品她會在實體店購買,選擇的理由是“哪兒實惠就到哪兒買”。
記者走訪中發現,如果電商與實體店同價銷售,很多市民更青睞實體店。以曾女士為例,以前她常在電商買某品牌的女鞋,特別是雙十一的時候,電商的價格基本是實體店的半價。而今年市區商場專柜的價格比網上只貴了幾十元,她就直接在商場買了。
走訪中不少消費者表示,相比電商購買之后不滿意再退貨,在實體店消費更加直觀。而對于許多食品,很多消費者更傾向于在實體店購買。還有的消費者表示,相比電商“燒腦”的促銷方式,還是更喜歡線下實體店“簡單粗暴”的直接打折。
“體驗+服務”的優勢讓人更安心
電商消費拼的是價格,而實體店銷售提供的是體驗、拼的是服務滿意度。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市區各實體商超不但推出了優惠促銷活動,服務體驗方面的功課也做得非常充足。
“從電商購物,存在操作簡單、輕松便捷的優勢,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需要的商品。但網購過程中,消費者沒辦法直接接觸產品,只是單純地從幾張圖片上判斷產品的好壞,無法了解產品的真實情況。”市區一家電賣場的負責人表示,較之電商購物的“不確定性”,實體店具有明顯的優勢。
“在消費者注重產品質量和功能的情況下,我們就要凸顯與顧客面對面的優勢,不但商品價格與電商相近,還要向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讓市民購買商品時看得見、摸得著、真滿意,購物更優惠、更靠譜。” 該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