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縣:文化甘霖潤心田
摘要:文化甘霖潤心田——正陽縣文化扶貧紀實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田玉堂一場場農村公益電影,讓貧困群眾樂享“文化大餐”;一個個農家書屋,讓貧困群眾聞書香
文化甘霖潤心田
——正陽縣文化扶貧紀實
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田玉堂
一場場農村公益電影,讓貧困群眾樂享“文化大餐”;一個個農家書屋,讓貧困群眾聞書香、啟智力;一臺臺文藝演出,為貧困群眾送來脫貧致富的精神食糧。如今,你走進正陽大地的貧困村,就會真切地感受到文化扶貧給貧困群眾帶來的新變化。
近年來,正陽縣堅持以文化扶貧作為推進精準扶貧和加快“趕超發展、富民強縣”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文化惠民、文化啟智、文化產業融合“三大工程”,走出了一條文化引領群眾、文化服務群眾、文化助力群眾脫貧的新路子,實現了貧困村村級綜合文化中心全覆蓋,贏得了廣大群眾的稱贊和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
文化下鄉給貧困村帶來歡聲笑語
“前幾天就聽說今天有演出,我一大早便來到這里。”前來觀看演出的村民李勇清笑著說。當天,雙臺村群眾放棄了趕集,早早地趕到演出地點,連鄰近村的群眾也聞訊趕來,齊聚村文化大舞臺前。
一大早,正陽縣文廣新局組織的20多名文藝工作者便從縣城出發,趕了10多公里的路,來到演出現場。演出的節目有歌唱、舞蹈、相聲、小品、戲曲等多種形式,大鼓書《十大勸》、相聲《城里人,鄉下人》、小品《探親》、豫劇《大登殿》等節目,內容豐富,新穎獨特。此外,還有動感的現代舞、歌曲串燒等節目,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生動宣傳精準扶貧政策,從不同角度展示正陽縣近年來脫貧攻堅取得的輝煌成就,熱情謳歌全縣扶貧戰線上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節目通俗易懂,寓意深刻,讓雙臺村黨員和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扶貧先扶志。正陽縣文廣新局按照文化專項扶貧實施方案的要求,從今年6月起開展文藝演出走進貧困村活動,目前已演出80場。接下來將開展送戲下鄉活動,計劃演出310場,真正讓貧困村群眾看到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和身邊的致富典型,提升他們脫貧致富的“精氣神”。該局還組織圖書館、農村電影隊到貧困村開展送書送電影活動,已在86個貧困村放映公益電影138場、配送圖書11240冊,一項項文化惠民政策深得貧困群眾喜愛。
文化中心點亮貧困群眾多彩生活
歡快的廣場舞跳起來,高亢的紅歌唱起來,幸福的笑臉露出來……每到傍晚,正陽縣鄉村群眾聚集于各村文化活動中心的廣場、書屋、文體活動室,健身、跳舞、學技術,文化的繁榮發展悄然改變著該縣鄉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
近年來,正陽縣把鄉村綜合文化中心建設作為倡導貧困村新生活、新風尚的載體,將農民群眾追求幸福、享受生活、渴望脫貧的各種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在大力推進文化扶貧中,結合各鄉鎮的鄉風民俗和地域文化特征,把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傳播、文體娛樂活動、民俗文化傳承、法治科普、致富技能培訓融匯一體,按照重點培育、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穩步發展的原則,第一批新建鄉鎮文化中心15個,村級綜合文化中心27個、在建41個,至12月底,全縣86個貧困村將基本實現村級綜合文化中心全覆蓋。
“村級綜合文化中心嚴格按照一個1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一個9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一個50平方米的簡易戲臺、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音響器材、一套廣播器材、一套體育設施器材‘七個一’標準建設。”正陽縣文廣新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高水準的村級綜合文化中心,讓群眾健身有去處、夜晚出行有光亮、文娛活動有陣地、了解政策有電視、村容村貌有變化,提高了貧困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整體水平。同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有力地促進了農村面貌的改變、農村文化的繁榮和貧困群眾幸福指數的提高。
“村級綜合文化中心的投入使用,讓貧困群眾有了自己的舞臺,他們的生活也悄悄地發生變化,以前的扎堆聊天、打麻將等現象,正在被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所取代。”正陽縣委政法委駐銅鐘鎮大盛莊村第一書記張坤說。
據該縣文廣新局負責人介紹,正陽縣在不斷推進鄉村綜合文化中心建設的同時,將通過援建、獎勵補助等方式,為5個貧困村建設文化小廣場、閱報欄(屏),解決貧困群眾有地方活動、有地方閱報的問題。
作為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扶貧攻堅縣,正陽縣本著外強物質、內強精神的“雙提升”目標,一手抓基層文化設施建設、一手抓文明鄉風培育,著力夯實群眾脫貧之基。先后建設了黃叔度文化園、文化館、圖書館等一批重點文化項目;恢復重建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建成305個村級(社區)農家書屋,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全縣287個村實現了電視戶戶通,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村村有,目前,一個投資3億元的縣文體中心項目正在建設中。
廣視戶戶通讓貧困群眾有聽頭有看頭
“中央開十九大時,縣文廣新局同志加班加點給我們安裝有線電視,讓我們及時看到了黨的十九大召開的盛況。”銅鐘鎮汪莊村村文書萬昭智指著建成的村廣播室和安裝好的閉路電視設備,臉上樂開了花。
近年來,正陽縣文廣新局扎實推進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建設,不斷改善文化基礎設施條件。通過有線、無線、衛星三種覆蓋方式,解決了22個20戶以下自然村367戶貧困戶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為確保部分貧困村貧困戶能聽到廣播、看上電視,該局集中力量全面完成了86個貧困村廣播電視“村村響”工程建設,貧困村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100%。在采訪中,汝南埠鎮辛寨村群眾于廣華對筆者說,電視開通后,村里群眾農閑有學頭、生活有奔頭了,一些農民跟著電視學技術、學科技,實行科學種田、科學種林、科學養羊、科學養牛,增加了收入,很快地走向致富之路。
正陽,一項項文化扶貧活動走進貧困村,照亮了百姓的生活,滋潤了貧困群眾的心田。文化,不僅為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添彩,更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助力加油。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