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鄉土文化 老照片

動物標本民間高手開博物館 館藏標本11萬件(圖)

2017-12-19 16:56 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fl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劉鳴  他一輩子癡迷動物標本,國內不少自然博物館里都有他的作品  他還開起了自己的私人動物博物館,目前館藏標本達11萬件  一個溫州男人和他的標本王國  本報記者

點擊進入下一頁

劉鳴

  他一輩子癡迷動物標本,國內不少自然博物館里都有他的作品

  他還開起了自己的私人動物博物館,目前館藏標本達11萬件

  一個溫州男人和他的標本王國

  本報記者 汪子芳 李玲玲 文/攝

  前些天,看到禾花雀幾乎被吃絕的消息,劉鳴苦笑了下,他說這種鳥以前很常見,他還曾做過禾花雀的標本,不想現在竟被吃到極危狀態。

  劉鳴是溫州一位做動物標本的民間高手,還建起了自己的私人博物館。

  在溫州甌江口靈昆鎮雙昆村,有一幢特殊的四層建筑,與周圍民居相比,這座建筑外立面顏色亮麗,上方掛著“金洲動物博物館”牌子。

  “我是按照標本的陳列要求來建造的,這里可珍藏了我半輩子的寶貝,有11萬件標本呢。”身材瘦削發色斑白,說話微微沙啞,穿著一套煙灰色的西裝,眼前的老人就是館長劉鳴。

  今年68歲的他,從13歲時就迷上了制作動物標本,后來創辦了自己的動物博物館,“制作標本是個功夫活,一般都得兩三個月才完成一件。每一個標本的到來也要看機緣。我這里的鯊魚類標本是全中國最齊全的,國內很多博物館都有我們的作品,浙江也有。”

  如今,劉鳴還是溫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副會長。“對動物了解越多,越覺得動物保護的重要。”

點擊進入下一頁

劉鳴的私人動物博物館。

  私人博物館里標本達11萬件

  這幢綠色的四層小樓在村里特別顯眼,逢人一問,就知道金洲動物博物館的所在。

  走進一樓,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海底世界,十幾條鯊魚飄在頭頂。仔細觀察,每一個標本都有專門文字介紹。

  劉鳴說,該館從建設到布展,都是他個人來操辦的,包括投資。雖然是免費開放,但也盡量要讓參觀者看得舒服明白,所有展品分門別類編號介紹。

  劉鳴介紹,他所有的館藏量約有11萬件,因展廳面積有限,目前設有海洋館、亞熱帶館、溫州灣濕地館、哺乳動物館、國外動物館等,展出的有數千種標本。

  其余10萬余件,有的放在展廳柜子里,有的存放在儲藏室。

  做這個展覽館花費了劉鳴幾乎所有積蓄,目前其日常運轉主要依靠去外地辦展等收入。

  于劉鳴而言,館藏的每一個展品都是珍貴的。

  最讓其驕傲的就是鯊魚類標本了。“我這里的鯊魚類標本是全中國最齊全的。這也有一個特殊原因,因為溫州有蒲歧鯊魚村,多年前一直是鯊魚加工重地,我的標本來源就方便些,當然這都是前些年的事,現在鯊魚村已經沒落。”

  提及金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劉鳴首推那條5.37米長的巨口鯊。“它有多珍貴,這么說吧,全世界標本只有兩條。我這一條,日本一條。”

  標本背后也有一段機緣巧合的故事。劉鳴介紹,這條巨口鯊是在2006年3月份得來的。

  “巨口鯊以深海居多,很少被捕獲。是當年突發的印度洋海嘯將它帶了上來,寧波漁民在釣魚島附近打撈到的。”劉鳴回憶,打撈回來后,大家都不確定這是什么,海洋漁業局邀請他去做鑒定,可是翻閱所有的鯊魚資料依然一無所獲。

  “巨口鯊是1976年后才被世人知道的,當時美國專家發現它并將其列為新物種。后來大連自然博物館的朋友從美國鯊魚協會查到的信息,才確認了是巨口鯊。”劉鳴介紹,這是全世界有捕撈記錄的第36條巨口鯊。

  一件標本有時要做兩三個月

  穿過一樓的海洋館拐到后面,空氣中飄著濃濃的腥味,原來這就是標本制作間。

  只見一位男子正在處理一團類似魚皮的東西,正用細鉤一點點把肉摳出來。另一位男子則正在認真將已經套在支架上的魚皮一點點拉平固定。“這是在做鲾鲼標本,一位師傅是在做制作標本的前期工作,精細去肉。一位師傅是在做后期試穿固定的工序。”劉鳴的兒子劉曉波介紹,出生于1980年的他,中專畢業后在煙草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后,最終還是跟著父親進入了標本行。

  “我們這一行,都稱呼師傅的,因為我爸一直說,做標本是個功夫活,手藝活,這幾個師傅都跟我爸20多年了。我對顏色還有點感覺,主要負責后期上色。”劉曉波個頭不大,瘦瘦的,他開玩笑說,“弄標本不是發財的活,所以胖不起來。”

  劉曉波介紹,他們制作標本的方式是假體法,即標本內部的支架都是用假體,然后把動物的真皮套上去。大致程序是去肉—精細去肉—脫水—磨皮—制作假體—試穿—固定—陰干—后期上色等。“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很復雜,每一步都需要時間,一般一個標本,像這樣的魚類標本,都需要兩三個月才完成一件,而且是幾個人協作。”

  制作標本需要掌握的知識是龐雜的,諸如生態學、生物解剖學、美學、雕塑甚至生物化學都要涉及,在劉鳴辦公室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

  據介紹,在國內,目前從事這一行的人不多。劉鳴表示,這一技藝基本靠經驗和領悟,“都是師傅傳徒弟,但技藝總需要傳承,處理標本的過程,也是師傅教的最重要的東西。”

  如今,除了兒子,劉鳴的女婿也已經入了行。

  隨著動物保護的普及

  標本來源成了難題

  劉鳴說,自己小時候就很喜歡動物。

  13歲,劉鳴在學校中結識溫州生物學老師蔡渭溪,走進了這個他迷了數十年的標本世界。

  他的第一次標本實踐是麻雀開始,但當時年紀小,手藝不行,沒有成功。

  “我后來成功的是一只老鼠,放在家里還把家人嚇了一大跳。” 那時候做標本在家人看來純屬游手好閑不務正業。不想,劉鳴將這做成了事業,追溯往昔,劉鳴爽朗地笑了起來。

  1976年,劉鳴成立了一個標本廠。主要做鳥獸類,最初的目標客戶是國外客商,供他們展覽收藏。到了1980年以后,更多轉向教育,向院校提供動植物(生物課)所需的標本。“我開標本廠與別人不同的一個原則,就是絕不出售珍貴標本,好東西都留下來自己收藏。”多年來,劉鳴和不少動物園建立了聯系,如有動物死亡會通知他。他也指出,隨著對動物保護的重視,現在能做標本的來源越來越少了。現在,他們這里也主要做魚類標本。

  和野生動物打了多年的交道,自然成了專家。漸漸地,劉鳴也走上了野生動物保護的道路。而今是溫州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副會長。

  劉鳴辦公室里,一個黑色的雙肩包顯得十分特別,這里面,就裝著劉鳴外出做野生動物調查所需的東西,包括單反相機、望遠鏡等,“只要去野外,背起包就能走。”笑意盎然的他可真有一點兒老頑童的模樣。

  隔壁的會議室正對著靜謐的甌江口,窗口駕著一個高倍望遠鏡,幾乎每天上午和傍晚,劉鳴都要在這里站半個多小時,觀察江里的野鴨。

  每一次觀察完,他都會將數據記錄下來,用作今后的物種調查研究。

  誰能想到,這個不服老的老頭兒,成了資深的動物保護專家。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錢江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文化| 阿鲁科尔沁旗| 蒙城县| 绥阳县| 丹阳市| 大同市| 沾益县| 应用必备| 礼泉县| 嘉祥县| 阿克陶县| 垦利县| 岑溪市| 剑阁县| 武定县| 江川县| 合山市| 黎川县| 南阳市| 孝昌县| 江陵县| 肇东市| 昌平区| 梁平县| 竹溪县| 芷江| 凭祥市| 韶关市| 玉龙| 田东县| 广昌县| 昭苏县| 三门县| 湟中县| 滦南县| 黄浦区| 凤翔县| 搜索| 明水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