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破發擴容 “恐懼”與“貪婪”飆戲
摘要: 自11月底步長制藥和天能重工相繼跌破發行價之后,2016年IPO新規實施之后上市的656只A股中,次新股的破發數量已經進一步擴容至4只。且有4只次新股距離發行價只有一個跌停板
自11月底步長制藥和天能重工相繼跌破發行價之后,2016年IPO新規實施之后上市的656只A股中,次新股的破發數量已經進一步擴容至4只。且有4只次新股距離發行價只有一個跌停板的距離。
有券商人士統計表示,次新股在跌破發行價格的60%以前,呈現出破發程度越深,破發后反彈強度越高的狀態。那么,次新股破發是否意味著抄底時機來臨,又到了該“貪婪”的時刻呢?
券商人士建議,對于次新股要去粗取精,挖掘真正具備持續成長性的個股長期布局。當前市場環境下,投資者對于公司的篩選標準日趨嚴格,不應該再把次新股看作一個主題進行板塊式炒作,而應該挖掘真成長積極布局。
新股破發擴容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月20日,按后復權價格統計,共有天能重工、步長制藥、三角輪胎和賽托生物等4只次新股分別相對發行價下跌11.06%、7.54%、5.19%和0.83%。其中賽托生物是2017年1月6日上市的股票,也是2017年首只破發的股票。
此外有四只股票距離破發僅一步之遙。其中,日月股份岌岌可危,今日后復權收盤價距離破發僅0.95%的距離。此外,上海銀行、貴廣網絡和博邁科后復權收盤價距離發行價已不足一個跌停板。按不復權收盤價計算的話,則共有18只股票的絕對價格已經低于發行價。
“業績下滑+限售股解禁”被認為是上述次新股下挫的重要內因。Wind數據顯示,步長制藥前三季度凈利潤11.30億元,同比下降10.20%,于11月20日解禁2.58億股;天能重工前三季度凈利潤7011.79萬元,同比下降54.06%,于11月27日解禁4258.13萬股;三角輪胎前三季度凈利潤3.69億,同比下降35.02%,于9月11日解禁8044.27萬股。賽托生物前三季度凈利潤1720.16萬元,同比下降12.71%;將于2018年1月解禁894.93萬股。
2016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中,同樣有著“業績下滑+解禁壓力”特征的還有日月股份、貴廣網絡、博邁科、常青股份、華達科技、世運電路、恒林股份、道道全等。
除了次新股本身原因之外,市場大勢也有較大影響,除了今年資金偏好權重藍籌股之外,年底資金風險偏好降低對該類股票的走勢也存在一定影響。
“次新股大跌與年底資金風險偏好降低有關。隨著公募基金年底考核臨近,資金存在了結獲利鎖定收益的需求,高β板塊參與度下降。次新股板塊作為典型的高β板塊,且板塊估值較高,自身特點與資金年底追求穩健的避險需求相悖,于是成為資金流出的重災區。”華泰證券分析師孔凌飛表示。
恐懼與貪婪戲碼上演
新近上市的股票二級市場價格跌破發行價的現象,往往被視為是較好的抄底機會,事實是否如此呢?
光大證券分析師劉均偉對新股在不同破發程度下的數量分布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新股破發事件集中發生于2008年以及2010年至2012年間。
“這是因為新股的破發與市場行情、政策監管具有較大的相關性。2008年市場處于熊市階段,新股破發數量較多,2009年市場處于小牛市,新股破發數量相對較少;而后期,監管部門對新股的定價(市盈率)具有明確的限制,使得新股定價趨于合理,因而2013年以后,新股破發的數量也大幅降低。”劉均偉指出,新股破發2008年、2010年主要集中于大中市值的股票;2011年、2012年則主要集中于中小市值的股票,這一現象與新股發行的市值大小有關。
經過統計,劉均偉發現,剛跌破發行價格或是深度跌破發行價格的50%均不是買入良機,其后的超額收益較為薄弱,而在跌破發行價格的60%以前,呈現出破發程度越深,破發后反彈強度越高的狀態。這可能是因為破發程度過深時,反映出公司的基本面狀態確實不符合此前的市場預期,利益相關方也難以改變這一狀況。
其發現,單邊下跌的市場行情中,新股破發的效應顯著。單邊下跌和單邊上漲的階段,新股破發后的超額收益均較為客觀,但單邊上漲的行情中,新股破發的數量稀少,統計意義較小。而在單邊下跌的行情中,在市場的大幅變動中,容易對部分股票錯誤定價,此時破發的股票將是較好的投資機會;同時,市場上的投資者均在尋求“避風港”,破發的股票也更容易為市場所關注。
去粗取精 去偽存真
就當前情況來看,孔凌飛認為,目前年末低風險偏好環境下,次新股板塊尚不具備持續性上漲的條件。“放眼明年,我們對明年次新股行情保持樂觀,一是因為IPO嚴審之下自身質地不佳和透明度不高的公司將很難上市,相反,能夠上市的公司合規性和持續盈利能力更有保障。新股基本面質地有望提升,上市后表現值得期待。二是因為次新股指數2017年以來震蕩下跌,至今估值已大幅回落。未來伴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和常態化監管的確立,次新股板塊有望企穩。”
聯訊證券分析師王鳳華指出,2017年上市新股在2018年正向超額收益可期。2017年,次新股盈利增速明顯強于老股的增速;其中,創業板上市的次新股,利潤增速是自2014年恢復IPO以來最高的一年。預計,在業績支撐下,這批股票在明年,會有相對良好的超額收益表現。
“對于次新股,我們建議也仍然要‘去粗取精’,挖掘真正具備持續成長性的個股,長期布局。當前市場環境下,重現2016年次新股‘雞犬升天’的行情概率小,投資者對于公司的篩選標準日趨嚴格,因此,不應該再把次新股看作一個主題進行板塊式炒作,而是應該挖掘真成長積極布局。”孔凌飛指出。
記者 王朱瑩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