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話防病:調養脾胃防內熱
杜宏波
摘要:如果出現脾胃內熱,就要節制飲食,尤其是控制高油和高蛋白食物,也可服用具有通腑化積性質的食物或藥物,如蘿卜銀耳冰糖粥、防風通圣散等脾胃是后天之本,其功能是運化水谷
如果出現脾胃內熱,就要節制飲食,尤其是控制高油和高蛋白食物,也可服用具有通腑化積性質的食物或藥物,如蘿卜銀耳冰糖粥、防風通圣散等
脾胃是后天之本,其功能是運化水谷、化生氣血、調轉一身之氣機。中醫向來重視脾胃調養,金代名醫李東垣曾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數九寒冬,該如何調養脾胃呢?
冬季為一年中陽氣最弱、陰氣最重的季節。古人認為,冬季要“早臥晚起”“必待陽光”,為養“藏”之季。然而,脾胃喜溫惡寒,具有溫則行、寒則凝的特點。若逆時而動,令脾胃受風、遇寒或飲食寒涼,則易有腹痛、腹脹、腹瀉等不適。因此冬季保養脾胃,一定要避免外寒侵襲,虛寒體質者更當多加注意。一旦出現外寒侵襲,則要及時服用如生姜紅糖水、小建中湯等溫熱的食物或藥物,也可通過溫敷腹部的方法調整。
冬季有很多脾胃內熱的患者。人處天地之間,所謂的“天人相應”,既有“順應”,也有“逆應”。冬季外寒較重,人體代謝反而更加活躍,容易產生內熱。民間所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也是考慮到冬季內熱的情況。如果出現脾胃內熱,則要節制飲食,尤其要控制高油和高蛋白食物,也可服用具有通腑化積性質的食物或藥物,如蘿卜銀耳冰糖粥、防風通圣散等。
冬季各地溫濕差較大,與夏季普遍高溫濕熱有所不同。西北及東北地區風寒明顯,而東南、西南一帶寒濕明顯。因此,冬季調養脾胃還應該重視地域差異。其中,東北、西北要服用溫運脾胃兼用固表去風藥,飲食中可以加用黃芪、蘇葉、白芷等調料;而東南、西南地區除服用溫運脾胃宜加化濕之品,飲食中可加蓮子、薏米、白豆蔻等。
調養脾胃,還要注意運動適量。冬季天寒地凍,易為風寒侵擾,古人強調冬季要深居簡出,日出方作,勿擾陽氣。傳統中醫認為脾主四肢、主肌肉,其實是劃定了一個以脾胃為中心的身體功能系統。舒展四肢,運動肌肉,可令氣血通暢,更能反向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冬季運動與春夏有所不同,外寒較重,肌肉僵緊,運動前必須充分熱身,運動本身不宜過于激烈。同時,冬季不宜過度運動,大汗淋漓會導致表陽耗散,衛外功能不足,容易出現外寒侵擾的情況。
冬天,很多人喜歡吃火鍋。火鍋高油、高鹽、肉多,如果高溫進食、超量進食,容易導致脾胃負擔過重,出現腹瀉、嘔吐、食積、消化不良等臨床表現。因此,冬季火鍋可吃,但不可貪食。高油高蛋白飲食可較夏季略有增加,但不宜過多。
脾胃強則壽命長。脾胃調養必須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充分把握冬季胃腸的生理病理特點,因勢利導。
(作者為北京東直門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