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惕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的外溢效應
摘要: 在全球經濟企穩向好的背景下,2018年主要發達國家貨幣正常化前景如何?全球是否會很快迎來貨幣緊縮周期?貨幣政策調整將帶來哪些影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18年第
在全球經濟企穩向好的背景下,2018年主要發達國家貨幣正常化前景如何?全球是否會很快迎來貨幣緊縮周期?貨幣政策調整將帶來哪些影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18年第1期“國經論壇”1月29日在京舉行,專家們就上述問題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表示,自2014年美國經濟逐步趨穩,美聯儲就開始探討和制定平穩退出非常規貨幣政策的計劃,此后,隨著歐元區、英國、日本等經濟體先后走出經濟衰退并呈現向好態勢,平穩退出非常規貨幣政策逐漸成為全球主要央行的政策選擇。他認為,貨幣政策收緊是一個逐步調適的過程,目的是實現經濟平穩運行,并預防風險。美聯儲縮減資產負債表不會一蹴而就,整個進程預計超過五年。主要發達國家政策調整將直接帶動相關國家中長期國債收益率趨勢性上行,加快部分國家和地區央行政策正常化步伐,可能加劇全球資本大規模跨境流動。對我國而言,將影響境外資產安全,對國內價格水平和進出口產生影響,增加我國實現跨境資本雙向流動基本平衡的難度。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表示,全球經濟正在加速增長,周期性上升勢頭加強,國際貿易復蘇成為全球經濟提速換擋的重要動力,但不平衡情況仍然嚴重。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將回歸正常化,利率上升周期迎來拐點。未來,拐點的持續時間取決于經濟復蘇情況。在這一背景之下,全球貨幣政策呈現新的特征,主要表現為緊縮中存靈活、匯率與政策出現偏離、資本流向出現分化。他預計,國內貨幣政策也將呈現偏緊趨勢,宏觀管理將面臨挑戰。中國需要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金融市場開放和資本項目可兌換,注意防范資產市場泡沫,完善匯率形成機制和資金流動機制,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推動中國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全球資金匯聚地。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譚小芬表示,美國貨幣正常化受制于巨額政府債務給美國金融市場帶來的風險,以及貨幣政策工具的制約。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將給全球金融穩定帶來挑戰,抑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其中新興經濟體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對中國而言,需注意資本流出風險上升、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加大、外匯儲備管理難度加大、中性貨幣政策或難以維系、金融風險趨于加大以及債券市場利率進一步上升的壓力。
國金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邊泉水表示,近期美元快速貶值基本面因素較弱,隨著市場關注點逐步回歸基本面,美元指數仍將可能溫和上升。這一趨勢將扭轉資金流向,對新興市場形成壓力。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