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專家姜松:國人游歐洲收效小 應提前“備課”
摘要: 博物館專家姜松稱:國人游歐洲收效甚微浪費錢 中國人越來越富裕了,于是開始出去旅游,先是國內,后來國外。先從東南亞、韓國、日本開始,后來去歐美旅游。 最
博物館專家姜松稱:國人游歐洲收效甚微浪費錢
中國人越來越富裕了,于是開始出去旅游,先是國內,后來國外。先從東南亞、韓國、日本開始,后來去歐美旅游。
最近去歐洲施行的人特別多。繁華英國、人文氛圍;浪漫法國、時尚巴黎、美麗薰衣草、;優雅德國、紳士氛圍、神秘古堡;羅馬風情、靜謐小城、威尼斯、阿爾卑斯山、雪上魅力……這些是我們無法抵擋的誘惑。
我們去歐洲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如上所述:看各地自然風光、名勝古跡,了解那里的風士人情,品嘗那里的美食,感受一下歐洲的精彩與美麗。當然還有購物。
但最近我國博物館專家姜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人游歐洲收效甚微,浪費錢。他認為,實際上我們出國旅游,主要看五樣東西:教堂、博物館、王宮、城堡還有廣場。國人去到歐洲,可能會發現越古老的國家,文明古跡保存的狀態就越好。我們了解一個地方的風物和人情、過去和現在,最好從博物館開始,特別是歷史博物館和文化藝術博物館。博物館里的陳設,往往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第一手資料。史書可以含糊其辭,但沉默的藏品卻會帶我們去接近最真實的過去,充滿濃郁的文化印記,呈現社會文化中的豐富與多樣性。
而國人對歐洲博物館的信息和知識了解甚少,到了歐洲走馬觀花,從博物館出來什么都沒留下,然后就回國了。這不是浪費錢又是什么呢?
姜松說:博物館首先是一個收藏場所,收集、保護具有歷史意義、文物價值和美學典范的實物。其次,是向公眾去展示這些物品,根據一個布展思路,把各類展品串聯起來,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些展品背后的信息。第三,博物館在展示的同時,也對公眾起到了教育和娛樂的作用。
那我們應該怎樣參觀一家博物館才能讓我們不虛此行呢?姜松告訴我們:“第一個就是一定要預習,要了解即將參觀的博物館最主要的展品的信息。比如你要參觀一幅名畫,在參觀之前,你需要盡可能詳盡地去挖掘那幅名畫的信息,比如畫的內容、象征、作者、技巧,以及為誰畫的、收藏過程、美學方面的內容、獨到的地方等等。至于怎么樣預習,我寫了《博物館里的活色生香》和《博物館里的巔峰對決》,這兩本書實際上就是范例,大家從中可以看出我在去博物館之前都了解了哪些背景知識。除了書籍,還可以從紀錄片、網站獲取相關信息。博物館的官網是了解藏品最重要的地方,很多國外大型博物館也有中文版的網頁。第二點,就是不要急著一次把一個博物館看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博物館一般的收藏都有幾十萬上百萬件藏品,不可能一次看完,所以要事先設計一個參觀路線。當然博物館官網里也會幫助設計路線。需要強調的是,我認為精美的博物館藏品,第一不是跑著看的,第二不是在相機里看的。一地定要去現場,從容面對事物,它的質地、它的工藝、它的歷史信息等等才會實實在在打動你。”
因此,姜松建議國人:去歐洲旅游一定要去看博物館,出發之前,一定要做些準備工作,充分了解要去參觀的博物館。只有這樣,我們的歐洲之行才有應得的收獲。
[姜松簡介]姜松,1967年生于北京,自小生活在北京大學,受到家庭、鄰里的學術影響。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國家博物館協會會員。從小喜歡博物館和藝術史,熱愛旅游,博覽群書,喜歡研究。至今已游歷五大洲近五十個國家,自稱可以在全球各主要博物館內進行現場講解,把普及博物館通識、提高大家對藝術品的欣賞視為畢生追求。主要著作有:《博物館里的活色生香》(2016年)、《博物館里的巔峰對決》(2017年)等。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東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