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三農 新農村

汝南縣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紀實

2018-02-27 08:50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wq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夯實基礎提質升級鄉村振興惠及民生——汝南縣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紀實市委書記陳星,市委副書記李寶清,汝南縣委書記彭賓昌,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軍民察看汝

 夯實基礎提質升級鄉村振興惠及民生

——汝南縣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紀實

xuel1802214.jpg

市委書記陳星,市委副書記李寶清,汝南縣委書記彭賓昌,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軍民察看汝南縣水利工程。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汝南歷來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自2011年以來,連續四次榮獲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尤其是省水利廳幫扶汝南以來,對汝南的水利建設給予了全面的指導和大力支持,幫助汝南編制了全縣水系治理總體規劃,組織汝南強化領導、加大投入,掀起冬春農田水利建設高潮。

去冬今春以來,汝南縣累計投入工日164.38萬個、機械0.65萬臺次,完成土石方202.67萬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1.23萬畝,新增旱保田6.52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62萬畝,新增除澇面積10.21萬畝,新打機井531眼,配套機井649眼,修建橋涵等各類建筑物479座,修筑混凝土道路189公里,挖修溝渠433條256.23公里,造林綠化1.2萬畝。

黨政領導掛帥  強力壓實責任

在具體操作中,汝南縣堅持高標準規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立足打造精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新理念,以“紅旗渠精神杯”競賽為引領,切實提高水旱災害綜合防御能力、水資源配置調控能力、水土資源保護能力,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與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國家森林城市”、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集中連片、整體開展“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按照高速公路和引線每側50米、國道省道每側30米,縣鄉道每側20米的標準設計通道綠化,全部栽植高大喬木,水系綠化科學合理,縣、鄉、村三級道路,分別按照3米、2米、1米的標準進行兩側路肩培護。

實行黨政主要領導掛帥,成立縣鄉兩級冬季農田水利建設指揮部,建立水利工程建設推進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對工程推進和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各鄉鎮、部門相應成立由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機構,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形成了縣委、政府統攬,部門協調配合,鄉鎮靠前指揮,村民自主實施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機制。

科學統籌聯動  項目進展提速

汝南縣堅持把農田水利建設與脫貧攻堅、河長制、河道治理、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相結合,統籌推進。制定出臺了《汝南縣水利脫貧專項方案》,重點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灌區節水配套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項目,努力實現項目到村,效益到戶,直接解決貧困群眾因水帶來的困難問題。按照“戶戶實現飲水安全”的標準,投資1348.64萬元,建設鞏固提升集中式供水工程35處,覆蓋貧困戶9834戶,涉及貧困人口31671人,幫助1418戶貧困群眾實現了飲水安全,實現了農村自來水全覆蓋,供水保障率96%,水質達標率100%。同時,把農田水利建設同現代農業發展相結合,投資9393萬元,著力打造金鋪鎮、宿鴨湖街道蔬菜種植產業扶貧基地,老君廟鎮特色種植產業扶貧基地,板店鄉、三門閘街道蔬菜林果種植產業扶貧基地和東官莊鎮特色花木產業扶貧基地,在壯大產業發展的同時,有力帶動區域內貧困人口增收脫貧。通過疏挖田間排澇溝渠、培護路肩、完善田間林網,實施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以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和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為契機,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和縣鄉公路的建設、管護力度,以“暢、潔、綠、美、安” 為目標,整修路肩和邊坡,已完成縣鄉公路建設335.7公里,新建、改造橋梁26座641米。啟動城區水系治理工程,開工建設梁河、祝河,完成韓溪河治理;投資8000萬修建小西湖,實施水系連通工程;全力做好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工程保障工作,全縣境內119條大小河流、溝、渠全部設立河長,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水生態得到顯著修復,水質明顯提高,全縣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深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以“兩證一書”為抓手,明晰產權、使用權,落實管護責任。同時,積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新型農民生產主體等形式,強化小型水利工程的維修養護,提升工程服務效能,切實發揮工程效益。

多方整合資源  財政保障有力

汝南縣堅持多方籌措,統籌使用水利建設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向上“爭”,縣水利、林業、交通、國土、扶貧等部門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達26699萬元。拓寬渠道“融”,充分利用PPP模式,與河南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融資12.6億元,實施中心城區水系環境綜合治理。加大財政“投”,縣財政投入資金2.1億元,用于縣鄉公路及橋梁建設;投入資金1.5億元,實施汝河故道北段綜合治理工程;投資6750萬元,改善102個村人居環境;投入6438萬元,用于創森工作。村民互助“籌”,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充分發揮群眾在農田水利建設中的主體作用,采取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的模式,調動群眾通過投工投勞形式籌資參與農田水利建設。

該縣還強化督導,嚴把質量,對各鄉鎮、部門職責進行細化分解,拉出任務清單,明確任務量、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實行縣四大班子領導分包鄉鎮督導制度,組建專門的督查工作組,對重點項目實施定期、不定期督查,實行每天匯報、每周在電視臺進行通報,排名最后的鄉鎮(街道)的主要負責同志在大會上進行表態發言。對成績突出、效果好的鄉鎮(街道)給予表彰;對行動遲緩的鄉鎮(街道),縣主要領導直接約談其主要負責人,并對其進行誡勉談話。

至目前,汝南縣已建成水田林路示范園區17處,累計新增、恢復灌溉面積15.6萬畝,改善排澇面積27.3萬畝,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連”的高標準農田格局,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的防災減災目標。全縣農業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升,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改善,綠化、美化、凈化效果顯著,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汝南:主動作為讓創森工作穩中求進

去冬今春以來,汝南縣認真貫徹全市創森會議精神,按照“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總體布局,圍繞“創森五大工程”,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主動作為,以植綠護綠建設森林城市為主線,統籌做好生態廊道,美麗鄉村,水系綠化,建成區綠化美化各項工作。至日前,通道綠化土地流轉9900畝,完成任務100%,整地挖穴9900畝,完成任務100%,簽訂苗木定購合同8074份,定購苗木107萬株,栽植3465畝,完成任務35%,落實林權3465畝,落實產權率100%。

領導重視驅動有力

全市創森攻堅推進會后,汝南縣立刻進行專題研究,把創森作為全縣的一項中心重點工作,做到早規劃、早安排、早部署,鼓足干勁及時召開高規格創森攻堅推進會和促進會,科學安排部署創森工作。為全力做好創森工作,汝南縣嚴格落實推進創森攻堅責任制,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堅定不移做好創森攻堅工作。堅持縣委書記負總責,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村支部書記齊抓創森的聯動機制。縣直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調工作、全力推動,縣兩辦督察室嚴格督察,形成了全縣干部齊抓共管,同心協力推進創森工作的良好局面。為切實加強對縣創森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彭賓昌任政委,縣長劉軍民任指揮長的創森指揮部,具體負責指導全縣創森工作。成立了由縣直各部門負責人擔任組長的9個創森督導組,具體負責督導各鄉鎮(街道)創森工作。

創新機制鍛造精品

汝南縣在全力完成創森工作任務的同時,特別注重創森質量和標準的提升。在創森標準提升上堅決做到縣鄉道兩側全部20米以上,省級通道和高速兩側全部50米,水系綠化科學合理,城區綠化頂層設計,要求農田林網全部栽植高大喬木,美麗鄉村必須喬灌木結合。科學制定創森任務清單,認真對照清單查找問題,變壓力為動力,全縣干群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自我加壓,科學施策,嚴格落實創森工作任務。為確保規劃清單落實到位,做到規劃調整與落實相結合,該縣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各鄉鎮(街道)進行摸底排查,科學詳細地制定各鄉鎮(街道)創森規劃方案,明細責任清單任務。縣委縣政府組織9個督導組,按照責任清單進行督導落實,確保規劃任務落實到位。

資金保障多方投入

汝南縣圍繞全面打贏創森攻堅戰,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采取有力舉措做好創森資金保障工作,專門召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議,專門研究縣級財政投資計劃。在通道綠化和美麗鄉村建設上,縣財政每年補貼資金1388萬元;在道路路肩培護建設上,縣財政2018年計劃補貼資金2400萬元,城區道路綠化投資1800萬元;縣財政對每個鄉鎮(街道)每年撥付創森工作經費50萬元,每年投資850萬元。年財政計劃總投資6438萬元。通過制定鼓勵政策和各種辦法調動社會資本投入創森的積極性,加快資金撥付,提高使用效果。財政部門做到預算早下達、資金早安排,堅持款到即撥,確保創森項目早開工、群眾早收益。至日前,縣財政撥付土地流轉資金833萬元。嚴格創森資金管理,確保創森資金安全。該縣完善各類創森資金管理辦法,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查創森工程招標,創森苗木采購等環節違規違紀問題,確保創森資金安全合理使用。

汝南: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全面提升

近年來,汝南縣委、縣政府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多次召開全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專題會議,積極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成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領導小組,每月組織一次專項督導,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評比,通報檢查情況,確保工作完成不打折扣。

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利用扶貧資金與示范村、達標村相結合,鼓勵群眾捐資捐物、投工投勞,探索社會化融資的方式,豐富投資主體,引導社會資本的投資。

據統計,僅2017年,該縣就投入各類資金29362萬元,其中縣財政投入10300萬元,整合項目資金25912萬元,社會參與資金2400萬元,農民自籌資金1050萬元。張樓鎮、梁祝鎮、留盆鎮3個鄉鎮實施了省級美麗鄉村項目建設。留盆鎮的老馮村、羅店鎮的尤莊村、三橋鎮的安莊村等28個村(居)已達到示范村標準,羅店鎮的袁莊村、南余店鄉薛莊村等45個村(居)已達到達標村標準。

在做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中,政府管理和市場化運作雙管齊下。該縣積極探索城管職能下移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相結合的運行模式,已有275個村制定了村規民約、保潔制度,建立了垃圾收集、清運、處理機制,配備保潔員3049人。

打破城鄉環衛二元體制,該縣古塔街道將2個村的衛生保潔工作整體移交縣城管局管理,這樣既發揮了城管局在保潔員和垃圾運輸管理方面的專業優勢,又提高了衛生保潔水平;實行購買公共服務,在梁祝鎮、羅店鎮等鄉鎮推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將部分行政村的垃圾清掃、運輸、處理工作進行整體打包,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探索出政府購買社會服務處理農村垃圾的新路子。 

嚴格獎懲制度,2017年,該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重點打造102個村(居)。縣財政拿出10300萬元用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補貼和獎勵資金。從2017年3月份開始,每月一檢查一排序,年終總評。督導檢查采取明查暗訪方式,攜帶攝影攝像設備到各鄉鎮(街道)拍攝,適時在指揮部周例會和縣委、縣政府周例會上匯報。每月檢查由分管副職帶隊,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和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參加,對各鄉鎮(街道)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重點工作進行觀摩考評、現場打分、綜合排名,縣財政拿出100萬元資金實行以獎代補,對連續兩次排名后三名的鄉鎮黨政主職責令辭職。

xuel1802213.jpg

火熱的勞動場面。

xuel1802216.jpg

架設橋梁。

xuel1802218.jpg

老君廟鎮田間道路效果圖。

xuel1802217.jpg

汝河故道碧水藍天。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惠市| 崇仁县| 中西区| 孝昌县| 宾阳县| 长海县| 镇坪县| 大庆市| 呈贡县| 浦东新区| 永宁县| 沁源县| 绥宁县| 靖西县| 双江| 昌乐县| 衡南县| 海口市| 合山市| 灵川县| 成都市| 阳曲县| 石楼县| 台北市| 宣威市| 宁南县| 竹溪县| 宁安市| 静宁县| 天门市| 绍兴市| 津南区| 南岸区| 方正县| 静宁县| 德惠市| 镇平县| 都匀市| 丰原市| 额尔古纳市| 巴林右旗|